音樂班分很多種,先不說打著音樂班名號、實際上是能力分班的假貨;近年很流行的管樂班、弦樂班,可能就只練一個樂器,主要是團體演出需要的社團加強型音樂班。會參加這種班級,家長背後是什麼理由我想顯而易見,大多數算不上真有什麼夢想跟才華,我個人認為算興趣。
傳統的音樂班,除了主、副修古典樂器(或聲樂)以外,樂理、聽寫、視唱、合唱、樂團······要修習的課程不少、回家需要的練習時間很多,有這種班級的學校也不多(跟體育班比起來吧)。通常傳統音樂班的學生家境都不差,畢竟標配家裡至少一台鋼琴,父母還要有時間跟心力去顧小孩。所以音樂班的同儕素質相對好很多,這也是父母喜歡把小孩送去音樂班的原因之一。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某種程度上有正相關,但不是因果。
而有在顧小孩的父母,大多會早早發現音樂班往上唸的出路相對狹窄(我指古典音樂領域,並請考量父母觀點並沒有這麼廣),可能國中、高中階段就會讓小孩走回學科道路上。畢竟音樂才能是個很一番兩瞪眼的東西。一般人只要從小投入,都能達到一個不太差的程度;但是真正的天才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要稀少。老實說,就算一個人從小音樂班念到大,可能都遇不到一個同學是將來能開演奏會、錄唱片維生的天才;大多能成為專項的講師、固定樂團成員、街
接case的樂手、教師等等,就是很有才華了。甚至唸到音樂系畢業後,沒繼續從事相關行業的也不少,就有其他工作可以作,家庭厚唸興趣的、父母有心讓孩子學習環境好的,所在多有。
至於便利商店,也不一定是放棄理想啊,今年金馬影帝莫子儀也是邊接演出工作、邊洗盤子打工呀。
結論是,音樂班有分很多種類型,念音樂班人也的不一定是對音樂有興趣,也不一定是有才華的。
※ 引述《roy84211 ()》之銘言:
: 住處附近的超商店員
: 最近跟他交談
: 才知道以前是音樂班的
: 台灣究竟怎麼了?
: 埋沒這些年輕人的夢想和才華
: 他們的理想抱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