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ritvic (fly high)
2020-12-09 20:15:001.媒體來源: 翻爆
2.記者署名: 林周義
3.完整新聞標題: 多項特材藉極端值上路漲價 某人工髖關節從1萬多漲到4萬多
4.完整新聞內文:
為解決同類特材價格不一的問題,健保署7月訂定8大類特材極端值,並在9月1日上路。醫
療改革基金會分析發現,新制上路2個月後,8大類特材均有品項藉機漲價,調漲的特材達
531項,其中過半是將價格趨近極端值,更有1款人工髖關節從1萬1960元漲到4萬2200元。
健保署6月針對8大類自付差額特材訂定收費上限,引發醫界反彈,最終宣布暫緩。經與醫
學會討論,健保署7月24日公布改訂極端值,醫院若收費超標會要求降價,9月1日正式上
路。
為避免收費較低特材藉機漲價,健保署原承諾在比價網公布漲價歷程供民眾參考,但隨後
卻又反悔。今年11月,醫改會分析發現,8大類特材均有品項漲價,在1萬多個品項中,計
有531個品項漲價,其中54%將價格提高至極端值或趨近極端值,54%當中又有3分之2直
接漲到極端值,3分之1趨近極端值,甚至有一款醫學中心的人工髖關節從1萬1960元漲到4
萬2200,漲幅高達252%。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健保署應該說清楚、講明白,到底訂定極端值起了什麼作用。
政府當初納管的目的是不讓民眾多花冤枉錢,要減輕民眾負擔,但新制上路後卻有部分特
材漲多跌少,像是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有29個品項調漲,14個品項調降,國人使用率第2高
的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則有39個品項調漲,36個品項調降。除了需求患者增加負擔外,民眾
也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醫改會執行長王梅影表示,比價網的功能不應只著重在價錢比較,而是要給民眾更多資訊
,例如漲價的歷程和原因、自付差額特材和健保醫材、自費醫材的差別在哪裡等,保障民
眾知情權。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reurl.cc/e8YjEj
6.備註:
作者:
cystal (專業代PO)
2020-12-09 20:16:00不爽去用中國貨啊
作者:
ohrring (reifpanne)
2020-12-09 20:17:00經濟火車頭再發一車
作者:
poisonB (狗)
2020-12-09 20:17:00醫院是營利機構 不爽不要裝
作者:
sai0613 (賽嗓)
2020-12-09 20:19:00給一樓,漲價的就是中國貨,很多好的外國公司都退出了
1萬多個有531個漲價,所以有多少個因此降價不講?
噓的那個,降價的只有30%70%都是狂漲,了解了嗎?
上面那個,70%是指漲價的531項裡面的70%,懂嗎?不過醫改會不意外,1萬多項偏偏只看其中531項 呵呵
作者:
jokc7839 (Donkey M)
2020-12-09 20:46:00跟22k 一樣的政策 他們是真的覺得資方會自律就是了嗎
作者:
yeng1217 (σ`∀′) ゚∀゚)σ)
2020-12-09 20:49:001萬項裡500項不多?
作者: metcc80211 (metcc) 2020-12-09 21:22:00
什麼都要插手納管,結果進口肉品都可以瘦肉精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