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不是ai很進步了嗎?
: 可以拿來做大數據分析跟調控啊!
: 常常過這個綠燈,馬上又紅燈,
: 真的很無腦,每天不知浪費多少時間再等
: 那就去做ai結合當前車流去調整嘛!
: 沒什麼人的道路就紅燈久一點麻,
: 大馬路車多或上下班路線,
: 就往比較塞車的路線去調整啊!
: 這樣也沒有很困難的吧?
: 現在網路覆蓋率那麼高,
: 交通部弄個調控中心,遠端就可以處理的事,
: 這個政府好像從來都不會研發,
: 只會花大錢買別國的技術?
: 有點創意很難嗎?
先說結論:
台灣已經有用AI在算紅綠燈
你問我怎麼知道
因為這就是我的工作R
而且台灣還不只一個縣市在做
甚至有些已經24小時上線常態運作
不過因為有簽約
我就不說是那些縣市
反正他們應該很快就也會發新聞宣揚政績
自然就會看到了
(事實上好像已經發過一次新聞了)
基本道理就是車少的方向綠燈秒數少
車多的方向綠燈秒數多
非常直觀
但實際上一定要考慮續進性
也要考慮支道最低可接受的服務水準
甚至有可能有儲車空間限制的問題
也不是丟給AI去算之後就再也不用管事
比方說
大部分駕駛人寧願在第一個路口等比較久
後面數個路口都不要停下來
但AI算出來可能是每個路口都會停一下下
這樣總停下來的時間可能真的是最少
但駕駛人心情就很不好
這都是實務得去修正考量的事情
原PO提到的交控中心
幾乎各大都市都有
AI要在現場路口就計算
或是回交控中心算完再回路口也都有
各有優缺啦
遠端可能lag比較大;現場端計算力比較弱之類的
至於政府有沒有花錢搞研發
有
運研所很多案子都是專門在開發方法的
只是真正最後能真正長遠應用的可能並不多
至於花錢買國外技術的
我自己覺得啦
台灣AI紅綠燈的技術可能在世界上還算數一數二
真的不用去買國外的AI號誌控制
至少我看過的文獻裡真正用AI實際上線運作的還真沒幾個
(也有可能只是沒發表啦)
最後就是講一下
AI的效果確實可以改善一部分交通壅塞的問題
但如果你聽到甚麼AI能解決所有塞車問題
那一定是唬爛的
當需求遠大於供給時就必然會塞車
有點創意真的不難
但要把創意實踐真的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