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開放萊豬進口,因此我們的日常飲食多了一種選擇,假設萊豬是有毒的情況,我們在
飲食上應該盡量避免攝取,但豬肉類的加工食品非常多,除了街頭小吃之外,其實在台灣
有很多特殊的節慶都會有加工類的食品,感覺很難全部避免,如:
中秋節:月餅
結婚:囍餅
冬至:鹹湯圓
中式早餐:水餃、鍋貼、肉包...
火鍋料:貢丸、燕餃、水晶餃...
地方小吃:蔥肉餅、刈包、肉圓、香腸、肉鬆...
不過,政府應該會強制廠商標出產地啦,不過商人麻....,我是不太相信商人(例如:國
家隊口罩、頂新黑心油、林鳳營...)不知道鄉民們會相信台灣廠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