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進一步代入各種地緣政治的因果關係!
這我之前確實是沒學到的
我以前歷史課是整個杜正勝式的加拿大本位史觀
只講原住民
不過依照加拿大ㄧ般民眾的傳統歷史經驗,
從加拿大建國以來加拿大對外的關係依照加拿大人自己的印象
很大一部分就是"喔幹!美國又怎麼樣了"
※ 引述《aeolus811tw (aekt)》之銘言:
: 隨著北美的開拓, 每當有新的領土被接收時幾乎都會被這家公司接手
: 地域性也讓英屬北邊領土過的特別的富裕
依照我們歷史課學到的傳統,我們傳統上認為主要是哈德遜灣公司
發~大~財。不過蒙特婁人確實在那個時代就已經開始天龍了
: 這也埋下了未來美國獨立建國的成功因子 (法國報復性介入)
原來如此
: 由於不列顛王國忽然又拿到超多的領土
: 他們不知道要怎樣分配軍力來護衛這些新區塊
: 所以他們頒佈了1763年公告, 限制了美國區塊的新移民搬進這新區塊
: 由於這公告, 很多新世界的移民整個就奇模子不爽, 感覺被羞辱
: 好像沒國家軍他們就無法保護自己似的, 尤其在不列顛接手前
: 英屬領地的民兵團一直在跟法國交戰爭奪這區塊
: 此時不列顛王國終於拿下了Arcadia, 可是由於是原法屬領地
: 他們完全有互不信的問題
: 所以不列顛下了最後通牒
: "接受不列顛語言和權力制度或滾去現今紐澳良區域 (一個不列顛王國認為不重要的地方)"
: 這些不爽英屬制度的原法屬區域居民就往西南方牽涉, 之後成為了現今的卡津文化和路易斯安那州.
: 由於這個人口大外移, 影響了之後美國獨立戰爭的結果
我在魁省旅行的時候
我聽魁北克人說他們有時候去斯省和伯省還會遇到阿卡迪亞人
但是他們法文又不太一樣連魁北克人都不ㄧ定丁聽得懂
: 於1769年不列顛王國設立了新的管理區於現今加拿大愛德華島
: 負責管理北邊的應屬領地
: 完全將北美的英屬領地分割成了南北兩塊
: 於1774年不列顛王國則通過了魁北克法案, 特許這區塊保留法國文化傳統甚至法規
: 同時也推動天主教體系, 而非英國教宗體系制度
: 這之後造就了加拿大至今都還會吵的英法官方制度 + 魁北克特許條例問題
原來這就是加拿大憲法後來定調"英法雙語體系"(Bilingualism)的傳統基礎
: 而這跟Arcadia區域皆然不同的管理制度也影響到之後對不列顛體制不爽差異
: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時
: 八年間也只有原本的13州成功獨立
: 因為其他區塊不是根本不對不列顛王國有負面情緒就是根本無感
: 不列顛控制的加勒比亞區塊也基本上不可能獨立
: 要是被不列顛海軍包圍就完蛋了
: 英屬北邊領土(現今加拿大區塊)
: 因為當地的居民主要為原住民
: 不列顛原移民v.s不列顛軍隊的獨立戰爭根本跟他們無關
: 而他們也過得蠻安逸的, 外加政治問題也少
: 所以根本不想介入
我覺得可能主要是地廣人稀政權的掌控俐沒有辦法很大
: 而建立起的魁北克特區雖然對不列顛體制也不具有好感, 可是也沒有加入獨立方的利益
: 在各種法規和法國文化陶染下也只有原13州對不列顛制度極度不爽
: 也因此不列顛的軍隊並沒有完全被驅逐出北美
: 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 其實美軍也有進攻現今的加拿大區塊也拿下了好幾個魁北克區塊的城市
: 因原本是法屬領地, 他們多少也有一點內部援軍幫忙
: 可是就整體性的排英情緒不足, 很簡單的就被不列顛軍拿回來
: 並嚴懲了當初幫助美軍的人
: 這造成之後美國要再次進攻現今加拿大的時候, 幾乎沒有人幫美軍所以一直都沒成功過
我覺親英的意識形態以外
主要是美軍在打下英屬北美時犯下的種種暴行
直接讓當地人反感
: 唯一的例外是原Arcadia的區域
: 可是他們因為大量英國和蘇格蘭人的移入, 整個區域一分為二
: 同情並支持美軍的 v.s 自認為不列顛人而支持不列顛軍的
: 於1776年美軍攻入這區塊時
: 在坎伯蘭要塞被不列顛軍擋住, 雖然有支持者幫忙捅不列顛軍
: 可是軍紀的差異, 久攻不下後美軍完全敗退, 將邊界於此劃分出來
這就是加拿大大西洋省分中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名字的由來
那是拉丁語"新蘇格蘭"的意思,我記得斯省有一個布列頓角(Cape Britan?)
地區他們當地人講英文的口音非常非常的特別!高二國文課有一個來自當地的代課老師
她講話全班同學常常鴨子聽雷
: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 美國領土基本上就只有原13州 + 不列顛禁止開發的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原法屬領地
: 而不列顛也在此時將原本的魁北克特區劃分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
: 並將Arcadia還保住的區塊分割為現今的新斯科和新不倫列克省並接收對不列顛有高忠誠度的美國難民
: 1800年西班牙把原法屬領地賣給法國
: 1803年後法國由於海地革命而財政陷入困境, 轉而將取得領地賣給美國
: 這時北美分割變成此圖的樣子
: https://i.imgur.com/ZJTgpcV.png
: 接下來就進入知名的1812年戰爭
: 在美國獨立後國力其實沒那麼強
: 由於是新建國家, 不列顛王國還是以殖民地的心態來處理美國
: 同時間他們也藉由供給武器和資源, 利用美國的原住民領土一直戳美國的痛點, 引起紛爭
: 因為加拿大是這些物資供給地, 外加法國在歐洲掀起了侵略戰
: 美國趁機發動了1812年戰爭, 目的為了拿下上下加拿大區
我們歷史課是學說美國人覺得"五筒"美洲大陸是他們的天命
然後他們就打過來了
: 在當時美國一直有一種不列顛軍很弱小的心態, 完全忽略了自己當初是靠內應和法國輔助才打下多處
: 在這時期的北美英屬領地基本上都只剩下對不列顛忠心的人
: 在沒有內應和外援的情況下於現今多倫多, 蒙特略, 尼加拉瓜就遇上堅守的不列顛軍久攻不下.
: 而因為美軍的進攻, 反而引起了現今加拿大區塊地居民的愛國心
: 不只將美軍打了回去還打進美國首都, 將白宮燒了
我聽過的說法還有一點
美軍的輕敵的確是1812年戰爭美國戰敗退回美國本土時三州的原因
不過美軍輕敵戰敗這件事我認為還有戰術層面的問題
當時英軍的龍蝦兵(因為都身穿紅衣很像煮熟的龍蝦)
和其他歐洲地軍隊打仗都是"排隊槍斃"
兩軍先碰面,佈好陣,約定好導數計時 三、二、ㄧ 開動才開始互相射擊
因為歐洲當時帶兵打仗都是貴族,這是貴族的玩法
可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美國人"不講武德"蹲下來、躲樹或什麼後面就開射
結果這些迂腐的龍蝦兵就直接被美軍打好玩的殺個大敗
後來美國人1812年打英屬北美的時候,美國人預期中的北美英軍
也會是當年獨立戰爭時遇到的那些還排隊槍斃的龍蝦兵
結果沒想到北美英軍也是民兵也跟他們一樣躲樹後面或什麼後面就開射
所以在戰術上的誤判造成美軍初期就成受比預期高的損失
: 1814年在拿破崙簽署根特條約並下台後, 不列顛和法國結盟.
: 此時不列顛開始捨棄針對因法國獨立成功之美國的政策
: 並於1818年跟不列顛簽署了49度線國界的分割線 (其實這時候這邊界只有東岸確立而已)
: 這邊界於1846年在BC省界定邊界後正式將美國制定於49度線以南.
: 這之後美國和不列顛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同盟
原來如此!不過加拿大建國以後至少在20世紀初期之前
加拿大人出於1812年戰爭普遍對美國沒有好感
所以很難想像英國這時候有這種態度
: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開打.
: 因為內戰期間不列顛偏向於南方州,
當時北美英軍的軍情部有秘密支援美國南軍
想說想說美國人自己忙內戰就沒空五筒我們了
由於美國國內當時持續的還有聲音要五筒英屬北美地區
所以英屬北美地區ㄧ直到加拿大立國後樹時年
基本上還是活在美軍近犯的恐懼中
: 於1865年結束時, 美國撤銷了英屬領地的貿易條約
: 因為這個舉動, 反而讓現今加拿大的居民完全統一了自我立場的認知
: 尤其不列顛在這之前也開始減少了對於北美領地的軍援 (因為太和平了)
: 於1864年的時候現加拿大的各省分開始討論聯合政府的可行性
: 於1867年 俄羅斯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後, 加拿大正式被不列顛承認獨立
: 和平的建國.
我們學到的內容是英國人嫌管理英屬北美太麻煩乾脆讓獨力
: 自1818年的分割線制定起, 美"加"因成為同盟國而有良性互動
: 也因此在加拿大建國的時候美國並沒有對加拿大做任何進攻的舉動
我們學到的內容是說武統派那個時代一直在美國政壇
暗潮洶湧只是湊巧都被當權者以各種因素壓下來
: 也因此加拿大和美國到現在都是個別國家, 並時常互挺
沒有刻意互挺只是兩次大戰都好巧不巧都站到同一邊
有了合作就有默契。既然都站同一邊打起來好像不合適
(不過美國武統派最後一次發作是遊說美國政府
趁納粹德國在那邊弄歐洲右打成一團時趁機斬首加拿大
結果加拿大的情治人員挖到這個計畫通知渥太華以後
加拿大自己也搞了一個斬首美國的計畫
不過羅斯福總統又把他們壓住才沒把事情鬧大)
: 畢竟加拿大是跟美國有良性互動最久的國家.
美國跟加拿大正式解除私下的敵意確實良性互動友好
是1950年代美加邊境不設防以後的事
: 這也是加拿大政客很常說美國跟加拿大是歷史塑造的朋友的意思.
那是官腔別太當回事,加拿大的官腔就是這樣
: 這跟你所謂的奴隸問題, 私酒問題都沒有關係.
不是國際政治背後實際的關係
但是有沒有人拿來當藉口應該是有
就像今天那個誰要威脅台灣還要落落長講一堆"自古以來"怎麼樣的
: 之後世界各處的戰場也跟美加保持獨立沒有關係.
: 你一堆說詞根本就是你腦補而以.
美加邊境安省的溫莎鎮(Windsor,Ontario)就是當年美國禁酒
結果加拿大不禁酒盜賣酒品到美國的經濟活動帶動長出來的城鎮
(原本是小村子後來長大成二線城市,隔著底特律河就在底特律對面)
在歷史課就有學到美國當時和加拿大的衝突確實包含到底要不要禁酒
(結果後來加拿大迫於美國的政治壓力在美國禁酒令的晚期
自己也意思意思的禁酒禁了一陣子
結果當時加拿大的中餐館開始偷偷把酒裝在茶壺裡面賣
很多人跑去中餐館喝茶實際上是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