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YIN712 (努力為將來)》之銘言
: 吳三桂為了個人私情開山海關引外籍人士 入關結束了大明王朝 這樣是不是算有功人
士阿
: 後來清朝給了個鐵帽子帶 真爽
吳被誤會
有文人寫衝冠一怒為紅顏
導致形象被洗了
吳當時在明朝就是平西伯
有爵位 手下還有關寧鐵騎明朝最強的軍隊
明朝末年最強的騎兵將領
戰績 帶兵能力還受皇太極認可
也是松錦之戰裡面少數帶兵突圍成功的人
在清兵入關之前
吳就有接到崇禎帶兵入關勤王的命令
帶著關寧鐵騎還要負責撤離關外五十萬居民的任務回去保衛北京
但是走到一半北京就淪陷了
而吳的全家人死在李自成手中
只好撤退回去山海關
當時關寧鐵騎已經十幾個月沒有發過軍餉
也沒有嘩變
這也表示吳的帶兵是有一定程度的軍事紀律的
根據考證
吳沒有做錯事
他沒有想要引清兵入關
吳想的是學郭子儀跟外族借兵平定內亂
做個忠臣孝子
跟清朝的談判內容是借兵
"事成之後 裂地以酬"
但是他被多爾袞玩了
用現在的上帝視角來看看不出來多爾袞有啥偉大
但是戰場迷霧之下
多爾袞的戰略判斷非常精準
吳的計畫是
堅持不讓多爾袞走山海關
免得成為民族罪人
請多爾袞學當年皇太極
繞道從喜峰口進軍
而自己從山海關出發
兵分兩路 一路往北京 一路牽制李自成主力
事成之後割地酬謝
但是多爾袞的軍事判斷不同
根據過往的作戰經驗
清朝數次繞過山海關從喜峰口入關
但是一次都沒有成功攻下北京
而李自成的軍隊一次就打下北京
那麼李的軍隊戰鬥力到底如何
很值得評估
清兵如果要跟李的軍隊交戰 損失可能會很大
山海關的位置是古代軍事要地
有句話叫外七內八
離關外清軍大本營七百里
離北京八百里
如果從山海關進來
直達北京的時間是最短的
但是如果從另一條路線
皇太極當年繞道從喜峰口進來
就要多花兩三個禮拜的時間
而李的人馬大約有十萬
吳的關寧鐵騎大約三萬
假設繞道喜峰口多出兩三個禮拜的行軍時間
那麼一切的狀況有可能不同
會失去戰略上的優勢跟主動性
也許吳打不過李 最後只好投降
山海關淪陷
然後清兵又要跟李的主力作戰
還冒著被切斷補給線的風險
可能無功而返
所以多爾袞堅持要走山海關入內
同時不想接受割地 想招攬吳三桂到自己手下
兩邊的談判沒有共識
後來李的軍隊來到山海關第一天的猛攻
山海關外四個堡壘就有兩個接近淪陷
吳手下三萬關寧鐵騎陣亡一萬兩千人
這時候吳急了
不斷派人去跟多爾袞聯繫請求幫助
多爾袞這時把軍隊駐紮在山海關外不理吳的請求因為多爾袞不想接受割地
這個半夜兩邊派人談了五六次
後來吳受不了軍隊損失
終於同意。多的條件
請清軍趕快入關幫忙對付李自成
多爾袞率兵入內後
判斷李的戰鬥力很強
畢竟打下過北京
假設清軍損失慘重
而吳的手下也有軍隊
可能不好控制
請吳先帶領關寧鐵騎進攻李自成
自己會帶清兵從旁支援
接著吳出兵之後
等到吳的鐵騎人馬消耗的差不多的時候
多才帶領軍隊從側翼出現
之後多代表滿清封吳為平西王
給他人馬帶領軍隊
一開始只當個副將 怕他奪權
吳三桂被多爾袞生米煮成熟飯
而後來的吳殺死永曆帝
根據對岸現在的考證
事實不同
清想把人押回北京處死
吳說反清復明的人很多
從雲南會北京路途遙遠很難掌控
建議直接在雲南處死
後來
吳沒有殺死。搞了狸貓換太子的把戲
把人藏起來
只是永曆沒有活很久後來病死了
總之幫吳三桂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