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青型文章有兩個特色
第一,以偏概全,只挑對自己有利的宣傳
第二,以偏概全也就算了,覺青還絕對不會舉證,
因為舉證會讓自己說法露出破綻,所以就靠一張喇叭嘴
※ 引述《ZMittermeyer (ZM)》之銘言:
原po宣稱當時東亞只有三個地方工業化
: 1.日本 2.日佔韓國 3.日治台灣 沒了
嗯,你忘記滿洲國了。
我記得覺青的人設是堅持滿洲國是真正國家,既不是"偽",也不是"魁儡",
請勿違反自己的人設好不好
: 1940年時,台灣的工業產值已經大於農業產值
你大概是想講這張圖吧。
https://i.imgur.com/xFPRxmo.png
數值本身沒錯,但有兩點,都是覺青不敢繼續深入說明的。
所以前面我講以偏概全。
第一,為什麼黃金交叉的時間點是1940年左右?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答案是,因為日本採取南進政策,
日本殖民政府考慮到萬一進入戰爭狀態,
台灣極可能必須自給自足,所以才開始注重工業
所以嚴格說來這是一種因戰爭而產生的結果,我不知道覺青在驕傲什麼?
別忘了,當時戰爭的結果,可不只工業化這項
戰爭到最後,如果不是美軍一念之間選擇攻打琉球,
那麼當年琉球島民的慘狀,比如被日軍逼著自殺,可能就在我們阿公阿嬤身上上演!
第二,這個所謂工業化,到底在工業什麼內容?
這是覺青絕對不敢告訴你的祕密。
覺青只會反覆喇叭說"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
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
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工業化",
企圖要你自己腦補成是比如鋼鐵業啦,造船業啦,這些重工業
錯錯錯,其實根本連紡織業這種輕工業都算不上,
真正答案是:
食品加工業
更精準地說,是農業糖的二次加工而已。
https://i.imgur.com/6SBK5Wt.png
更丟臉的是,這些二次加工後的糖,是賣給誰呢?
在大家的想像中,是不是賣到全世界,台灣工業產品(食品)在日本殖民時代就全球化了?
這大概也是覺青希望你自己腦補出來的高大上幻想
錯錯錯,真相是這些加工糖一直到日本投降為止,90% 左右,都是只賣給日本人
(甚至有的年份是 100% !)
有興趣再深入了解一些些的
可以看一下這份投影片,淺顯易懂
http://www.tnst.org.tw/ezcatfiles/cust/img/img/20080321cp_32.pdf
: 1945年後日本的管理團隊全走光,馬上發生組織內的技術與知識斷層,文明倒退
: 然後就會有一堆假新聞謠言,什麼日本人走前把台灣電網破壞,某某人來修復
: 那只是單純的擁有技術知識的人都走光了= = 所以就沒人會用了就不work了
在扯淡什麼
是被美軍炸掉所以不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