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裡面的確包含很多一堆用不到的內容,
但這句話有個前提:你現在的階級地位與人生經歷,兩者和知識不適配。
例如:物理定律對於企業管理者價值不大、哲學對於窮人而言根本沒用。
19世紀以前,教育是私人的事情,內容沒有統一,例如鐵匠傳承打鐵技術給後代。
19世紀之後,工業革命和現代國家興起,教育的必要性體現在兩個層面:
(1)生產知識(基礎知識)的學習,例如識字、寫字,總要看得懂機器的操作說明吧。
(2)建立共同價值觀,透過公民教育的方式灌輸一套國家認可的信念體系給國民。
例如國家認同、不要隨地大小便之類的道德教育。
通常經濟發展高的地方,其教育水平也有一定要求。
再者,教育是件很昂貴的事情,由國家負擔比較合理。
另外,教育還有另一個功能:「汰選優劣」,聽起來滿殘忍的,但這是事實。
因為教育必須要發揮階級流動的力量,所以必須要有鑑別制度以達到競爭的目的。
原po說可以自學,這當然可以。
但今天台灣社會去辨別高中學生程度好壞的標準就是學測,
一堆科目,且每科都有一定難度,目的就只是鑑別學生程度而已。
知識有沒有實際應用,那才不是學測制度在乎的事情。
所以,如果重視文憑,那當然要去學考試要考的東西。
如果你有自制力,有一定經濟水準,那自學當然沒問題。
題外話:
教育改革這種東西,說可以降低學生壓力。
可是明明增加更多的評分標準去鑑別學生,哪可能降低壓力。
以前就做過學習檔案,內容精彩、排版美觀、還要做校外活動,壓力降低個鬼。
最後講個小故事:
去年美國面對是否戴口罩的時候,有新聞媒體訪問到拒絕的人的說法
我舉幾個我有印象的例子:
1.戴口罩會讓我吸不到氧氣,會窒息!
2.口罩會害人死掉,吸入你自己吐出一氧化碳是有害健康的。
台灣大部分民眾應該都知道兩個理由都是鬼扯,
不會窒息,人呼氣也不會吐出一氧化碳,是二氧化碳。
那為甚麼美國如此強盛的地方,一般民眾連這種知識都沒有?
因為美國教育分成公私立教育,
公立是給窮人讀的,私立是給有錢人(多半是社會菁英)就讀。
公立教得很基本,私立則是很有難度(有聽說過私立學校的教法也是填鴨式教育)
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體系導致一種說法:
少數天才領導多數的白痴。
所以我認為義務教育還是有一定的用處,
至少能維持一定的國民知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