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學測作文是
如果我有一座冰箱
冰箱在作文界中已經算很新潮了
可是進入台灣家庭生活也已經差不多是60年前
中文文章中以景喻情並不罕見
「冰箱」一題也多半往抒情文書寫
然而如果要學生從生活中真正熟悉的物品情景
開始抒情 是不是就low掉了?
尤其是 大約2020年開始 台灣愈來愈常使用英文詞彙
政府也不頒布國家翻譯
在直式的作文紙上寫下英文 感覺low上加low
例如email 現在誰在講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的另一端」好像是不錯的題目
但「email的另一端」 才是真正的從學生生活出發
再例如usb
「如果我有一隻usb」可以發揮的空間也很大
但寫了英文字母就是很low
不然難道你要寫
「如果我有一隻通用序列匯流排」?
然後理組學生看到題目還會氣到寫不下去
「usb只是接口....你是在問usb充電線嗎 嘔嘔嘔嘔」
如果有個學生最熟悉的東西是程式語言
他決定從他最熟悉的東西切入作文題目
然後寫下「de了這個bug後,最後一片黃色枯葉從樹頭上落下,....」
看起來就很low
然後硬寫成中文
「除掉了這個臭蟲後」
我看了頭更痛 臭蟲是什麼
中文有人在講臭蟲嗎?
「為了對付網軍,每個人的IP赤裸裸浮現出來」
-> 「每個人的網際網路協定」 頭痛
「作為Hardcore玩家」
-> 「作為硬核玩家」 支語?
「透過真人演繹的virtual youtuber」
->「透過真人演繹的虛擬網路熱門平台頻道主」 ??????
「我裝的app很多,但愛的只有那一個」
->「我裝的愛批批很多」 ?????
「我的爺爺在COVID-19疫情中,....」
->「我的爺爺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中」
你好厲害 居然有把衛福部正式中文名背起來 給你加個0.00001分吧
所以說 作文 就是要一個18歲的學生
寫下保證60年前的古人也能看懂的文章嗎?
反觀英文連閱讀測驗都能放進科普文章
國文是不是只能停在2000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