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ruka0924 (Aruka)》之銘言:
: 每次一有本來案例 就會有普篩仔在推文嘲諷
: 再不普篩呀
: 可是 不少案例明明是2採3採才轉陽 普篩仔還在那邊要求普篩
: 到底是什麼邏輯
其實大陸的方式可以參考一下 不要逢中就反
篩檢都會有不準確的地方 不管偽陽(試劑不準)偽陰(尚未發病 潛伏期沒抓到)
反對普篩者認為如果檢驗完陰性放出去 如果是偽陰 那就會是破口
(因為檢驗沒事 所以受測者就保持正常生活 結果後面發病不知道)
一檢陰性就讓你自主健康管理放出去跑 也是風險
(這次部桃一堆一檢陰在外跑幾天 後面出現症狀才做二檢抓到 出現破口)
所以反對普篩者認為有風險就隔離是最好的方式
其實 兩種一起做就好了 隔離加上多次篩檢
大陸這邊一直以來就是入境隔離14天後 當天入境先採檢加抽血(抗體檢驗)
中間隔離第七天再採檢第二次 出來前的前兩天再採檢第三次
即使三次檢驗加抽血都是陰性 也不會放你出來 隔離期滿才能出來
中間出現一次陽性就送醫院再次詳細檢查以及隔離治療
所以大陸的採檢不是為了縮短你的隔離期 不論你採檢結果為何 都要隔離期滿才能出來
即使這樣嚴格標準 大陸依然入冬後爆發幾次地方的不明群聚感染 疫情反覆
許多地方也採取更嚴格標準 14+7天的隔離 中間採檢至少5次
全陰隔離期滿才能出來 有一次陽性就送醫院集中隔離治療
有人會說大陸採檢不準啦 但就算只有50%準確最少抓50%的陽性出來
而且即使你說不準 陽性沒驗出來 他也要待滿21天才能出來
中間沒有病狀的人 21天出來後 基本照現在對新冠的研究 也沒什麼傳染力了
不是說要全桃園的人都抓出來普篩 而是對高風險的人做確實隔離加多次普篩動作
而且前面一旦確認醫院感染爆發 應該就要匡列半個月以來進出過部桃所有相關人員
並且都要做隔離加多次普篩的動作
院內感染爆發後還只圈列相關接觸人做採檢 (一採陰 沒事 自主健康管理就好)
其餘人連採檢都沒有 結果等後面一採陰的人出現症狀 再採陽性做隔離 為時已晚
每天出現一個陽性 才擴大一次接觸者採檢
結果就像肉粽一樣 一個串一個 永遠跟在傳染後面跑 (你疫調跑不贏傳染速度的)
都出現社區感染了 還把醫院分紅區綠區 又讓綠區的人自主活動不隔離 (或是一採陰就好)
這次案例出現幾個一採陰你讓他趴趴走之後出現症狀 傳染給人之後才二採陽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開始院內感染爆發 這14天以來到過部桃的 全部隔離14天加多次篩檢
有陽性反應就送治療 全陰性也得等隔離期滿才能出來
而不是一採陰就讓你去外面到處跑 採檢基本有他的極限在 還是要搭配基礎隔離期才有效
時鐘一直以來都是一採陰就沒事 以前幾個本土案例只列主要接觸者一採是陰 然後就沒事
這次部桃事件算是讓他知道一採陰不代表什麼
破口都是從一採陰的人或是你所謂綠區不需要隔離的人傳染出去的
從機長事件 全部接觸者一採陰就沒事結案 這次算是踢到鐵板了
真的如果把全部半個月來去過桃部以及相關醫院人員全部隔離加多篩檢
感染人數肯定比現在多得多 雖然這樣面子不好看 抗疫神話破功
但一次抓好抓滿 總比每天開記者會又增加幾例好 一直等到陽性出來才又疫調 都晚了
這麼大的傳染範圍真的一開始就要下重手 隔離14天 + 期間採檢三次以上
爆發了10天之後 現在才說全區列為紅區 那不是打臉自己之前的綠區跟主要接觸者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