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模式就是中國的國家扶植模式
玩國家扶植的始祖沒有別人,正是韓國!
先不談電影
談三星吧!
台灣這種不准國家扶植、不准發股票的自我要求
對抗三星這種私人企業財務部=韓國財政部的公司
有台積電這種成就
的確需要上萬的新鮮的肝才有辦法
沒有新鮮的肝
你要逼韓國財政部因為錢不夠而退出市場
有可能嗎?
台灣的101是三星集團旗下的營建公司造的
三星還有銀行呢!
你有聽說台積電建設公司
或是台積銀行控股之類的嗎?
說這些跟電影無關的做什麼?
有在廣播聽搞電影的在談韓國的文化部
他們是獨立的
韓國文化部一年預算相當於國家總預算的幾分之幾
不是0.000000X趴
你台灣敢玩國家扶植嗎?
台灣人一定是「憑什麼」的反應
另外,韓國不像台灣愛分散資源
雨露均霑比較好
都給一家去玩,我有什麼利益?
資源分散每個都拿到幾百萬的經費
效應好過給有能力的幾個億~
學韓國?
台灣民情能接受資源集中在有能力的人身上
還是算了吧
※ 引述《hugh509 ((0_ 0))》之銘言:
: ※ 引述《hugh509 ((0_ 0))》之銘言:
: 哀.....文組又來了
: 學韓國,請問一下要怎麼學?
: 噓 Pagan: 沒能力的人第一句話都是「不可能」 01/28 19:
25
: 看到這種推文就覺得可悲
: 整篇沒有人直接否定台灣可以學韓國
: 問題是怎麼做??
: 我的文章是闡述對韓國電影工業興起的理解
: 當然韓國電影崛起並不只有銀幕配額制度
: 韓國有知名影視、藝術學院
: 就算是分散在普通大學的相關系所
: 有能夠一直培養演員、導演、攝影、動畫、幕後...
: 台灣什麼時候有看重這一塊?
: 更別說還有不少人是直接去中國學電影、拍電影
: 人才一直流失中....
: 而韓國有足夠的在地影視人才基數
: 本土電影在院線有空間生存
: 最後財閥投入設立影業公司製作電影
: 產出一部又一部韓國本土商業大片
: 我沒說台灣永遠不可能
: 但就問一句,以上條件台灣要做哪項?
: 幫忙媒合資金? 製作團隊永遠在要飯?
: 真的是受夠了整天取暖的語言
: 只會我們很棒,我們也不差
: 空泛提一堆避而不談細節怎麼做、做什麼
: 台灣現況是偶爾可能有佳作
: 但是要形成完整產業,能夠承受市場競爭
: 明顯還差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