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石木欽案變成「通殺」!法界憂「看到黑影就開槍」
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129/1909832.htm
司法院針對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不當飲宴案後續調查,已經表明要展開全面
大調查,3個月內公布結果,儼然成為「通殺」的局面。對此,不少法界人士憂心,司法院
的懲戒權可能「看到黑影就開槍」,抹滅許多認真的司法官,呼籲當政者應注意調查結果
須符合比例原則,以免「亂殺」。
司法院公布石木欽不當飲宴案後續調查,調查20名現職、退休法官,人事審議委員會已經
決議將其中6人送監察院彈劾。但外界仍不滿意,提出許多質疑。司法院長許宗力因此發布
聲明,強調將「展開全面調查,嚴格檢視法官違失行為」、「嚴肅面對過錯,絕不包庇、
護短的決心」將在3個月內完成調查報告。
由於本案當事人佳和實業董事長翁茂鍾曾任榮譽觀護人,有許多機會與法界人士往來,他
都鉅細靡遺地寫入27本筆記本,這些筆記本也成為調查司法官的重要依據。但「台灣司法
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贊成全面清查,但他認為,清查應謹守不公開原則,尤其認
定違失情節,更要符合比例原則,以免最後倒打司法信賴。
何俊英表示,翁男曾任榮譽觀護人,該職位經過地檢署審核,他逢年過節寄送禮品給很多
司法官,只要金額不高,應符合正常社交禮儀。由於他是榮譽觀護人,所送的禮物價值不
高,收受者若拒收或退回,也不合常理。因此他認為,調查這類被動收禮,又無案件關聯
性的司法官,應設符合比例原則的門檻,再認定違失情節是否成立,並非只要跟翁難有接
觸,就罪該萬死,否則就是「亂殺」。
何俊英最後表示,司法官一定會跟外界接觸,不然就會活在象牙塔而變成恐龍司法官;但
如果接觸過頭,又會被質疑交往複雜。因此在判定司法官是否違法不當往來時,判斷的標
準一定要拿捏得宜,才能在人情世事與司法官風紀廉潔間取得平衡。
心得
石木欽案6前法官移送監院 陳菊:監委會守護正義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1290071.aspx
選前說要廢監委 選後酬庸之後 就拿來說 守護正義 噁心!!!
石木欽案報告挨批錯漏百出 時力不滿列機密報告籲公開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1-21/526785
口口聲聲說要調查 可是你們把它列為機密了耶 是要查什麼? 笑屎
yahoo民調 11.1k人已參加 統計時間:2021/01/19 - 2021/01/24
Q1. 40位檢調法官捲司法醜聞,會不會影響司法公信力?
影響很大 67.5%
Q2. 蔡英文總統親自推動司法改革至今的成效 ,你滿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72.2%
最後 貪汙收賄 還講比例原則喔 是怎樣???
收錢還可以打折的喔?
有就是有 沒有就是沒有
司法界整個是非不分了嗎???
司法官的 旋轉門條款 迴避原則 都是寫好玩的嗎!!!
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