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報導者
2.記者署名:余佩樺
3.完整新聞標題:
被喚起的革命記憶
緬甸政變後,海內外緬人如何展開不服從運動、自力救濟?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JiMVMR6.jpg
2月6日在仰光有上萬抗議民眾湧上街頭,以三指手勢為標誌抗議軍方推翻民主選舉結果發動
政變。(攝影/AFP/STR)
緬甸政變已過了一週,包括醫務人員和外交官在內,已有數千名緬甸公務員透過辭去職務或
合法申請休長假,向軍政府施壓。緬甸城市和鄉村裡的人們,自主地為朋友裝起VPN翻牆,
回到口耳相告互傳重要訊息的日子,海外的緬甸人也在思考下一步。這場政變不只關乎國內
權力博弈以及國際社會是否應該干預,更是危及他們在過去10年早已習慣的進步,和對未來
計畫的夢想。
「自從政變發生以來,我一直無法集中精力工作,時不時就打開手機查看最新的消息,」現
居緬甸第一大城仰光(Yangon)的艾琳娜.烏(化名)說,「我開始考慮去國外讀博士,永
遠離開這個國家。」
現年31歲,從事政府公共關係工作的艾琳娜,是眾多受益於緬甸政治經濟「改革開放」的年
輕人之一,也見證了國家前所未有的轉變。
出身一般家庭的艾琳娜,沒有預算可以出國念書。但是憑藉一家西方慈善機構提供的獎學金
,她在香港一所頂尖大學完成了大學學位,然後在關注緬甸民主化改革的學術機構和致力推
動善治(good governance)的非政府組織工作。接著,她拿到另一筆優渥的獎學金,在歐
洲取得了碩士學位。但是不論她到哪裡讀書,從來沒有考慮過要留在其他國家。
2018年,艾琳娜用數年工作的積蓄,和丈夫在仰光買了一間公寓,而在2020年又升級到一間
更大的公寓。在許多亞洲發達國家的大都會裡,20多歲的年輕人難以不靠父母而獨力達成這
些里程碑。
直到上週(2月1日),緬甸軍隊拘留了民選政府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總
統溫敏(Win Myint)以及數百名議員和活動人士,並接管了政府,艾琳娜和丈夫才有了離
開的想法。
「如果軍方能這麼輕易地發動政變,我看不到這個國家的希望,」艾琳娜說,「2月1日以來
,每一天都是一場噩夢。」(Every day I wake up to my nightmare.)
軍隊不僅抓住了民選領導人,也奪走了緬甸人民夢想的未來。許多外國投資者和援助機構是
基於信任政府將持續推動改革,而在2011年以後陸續進入緬甸。但是現在,人民的憲法權利
和國家的經濟繁榮都處於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
https://i.imgur.com/SOqzzwe.jpg
2月8日在首都奈比多街頭,警方使用水車驅散上街抗議軍事政變的民眾。(攝影/AFP/STR
)
經濟改革、政權交替 過去10年緬甸燃起的希望
20世紀初的英屬緬甸曾經是東南亞最為富裕的地區之一。但是將近50年的軍事獨裁統治,使
得緬甸淪為全世界最為貧困的國家之列,苦於低度發展、民族武裝衝突以及嚴重的人才外流
。父母們過去總是告訴有能力在海外定居的孩子不要回緬甸。
2011年3月,由改革派前軍人總統登盛(Thein Sein)所領導的半文職政府( quasi-civili
an government),出乎各界意料地,開始一系列戲劇性的政治和經濟自由化改革。登盛解
除媒體和出版審查限制、釋放政治犯,同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公開會面,邀請民族地方武裝
參與和談。在此期間,公民社會組織成為推動改革的重要力量。
但是,由於軍隊及其「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
十分不受緬甸國民的歡迎,最終不得不在2015年一場被視為接近公開和自由的民主選舉後,
黯然下台。
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簡稱全民盟)從201
2年的補選開始進入國會,隨後在2015年的大選中贏得了多數席位,並且在2020年11月的大
選中再次獲得壓倒性勝利。
即使進一步的經濟改革在翁山蘇姬政府的領導下進展緩慢,緬甸的人權紀錄因為政府對待羅
興亞穆斯林的方式而遭到外界嚴厲批評,但是緬甸人民不再像在軍事獨裁和登盛政府時期那
樣每天生活在恐懼之中──光是這一點,就可說是全民盟政府最大的成就。
https://i.imgur.com/G2UYcWE.jpg
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在2015年贏得大選,帶領緬甸逐漸脫離軍事獨裁統治
。本次政變後,代表NLD的紅衣持續出現在海內外抗爭人潮裡。(攝影/AFP/Ye Aung THU
)
過去10年間,緬甸最重要的轉變之一是手機和網路的普及化。現在,人們已經有4家行動電
信公司可以選擇,其中包括3家外國公司。而僅僅在7年前,SIM卡還是罕見的奢侈品,每張
售價超過100美元;手機通信由唯一的國有電信公司營運。
隨著商業和工業活動的自由化,新穎的商場、公寓和辦公大樓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城市
拔地而起。緬甸最大城市仰光及其郊區,以及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Mandalay)的工業區吸
引了以往就業前景有限的工人。長時間的停電不再是城市生活中的日常煩惱。
對於從緬甸外出工作、人在新加坡擔任家務助理的梅辛(May Zin)來說,登盛政府和翁山
蘇姬政府治下的10年證明,國家的發展可以如此高速地前進。
國家和人民的未來,也一併被軍方「逮捕」了
「這是我們親眼所見,」現年35歲的梅辛說。梅辛在貧困中長大,因為軍政府治下的經濟停
滯,還因為她父親是一名反對派政治工作者。
1988年,她的父親丹新(Thant Sin)加入了由學生領導的起義,並且在伊洛瓦底省的堅景
鎮(Kyangin Township)共同創立全民盟的分部。丹新在2015年選舉中當選為「小區長」(
類似於台灣的里長,由每個家戶派一代表投票選出),並在2020年大選中再次當選。但是他
在2月2日辭去這一政府職務,以抗議軍人發起的政變。
梅辛的兩個擔任警察的弟弟舒英林(Thurein Linn)和達亞林(Taryar Linn)也因為在值
勤期間,在Facebook上批評新的軍政府,而被拘捕帶走,與家人失聯至今。
為了為弟弟們發聲,梅辛在緊湊的家庭幫傭工作中,擠出空檔用Facebook視訊通話接受訪問
。一想到,她所深信的國家將擁有更好未來的希望,在一夕之間幾乎淪為泡影,她痛哭失聲
。梅辛是家裡的大姊,也是單獨撫養一個兒子的母親。
「我們作為移工來到國外,像奴隸般地工作。但我們也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我們都是為了
3、5年或10年之後要回到緬甸,」梅辛說,她原本計劃在10年後回到緬甸。
「我感到非常沮喪,這種難過,深到內心深處。但這不僅僅是因為我的兩個弟弟,」她加重
語氣說,當軍隊逮捕國家領袖的同時,國家的發展和人民對未來的計畫和夢想,也一併被「
逮捕」了。
喚醒1988與2007兩次革命的記憶
https://i.imgur.com/TzwP8kw.jpg
2月8日仰光街頭,一隊由佛教僧侶帶領的抗議隊伍。(攝影/AFP/STR)
這次政變,喚醒人們對於過去軍政府鎮壓民主起義和壓迫的記憶。
1962年的軍事政變,標誌緬甸的「一黨統治」以及軍隊主導政治的開始。1988年(當年運動
的全國性罷工開始於8月8日,又稱做8888運動)由學生所發起的全國性抗議曾一度改變歷史
的軌跡,建國英雄翁山將軍的女兒翁山蘇姬首度被推上政治舞台,成為具有跨族裔號召力的
國族領袖。軍政府的鎮壓殺害了數千名抗議者,但大規模公務員辭職罷工的壓力最終也促成
了1990年的大選,翁山蘇姬領導的反對黨全民盟獲得壓倒性勝利。
當時軍政府宣布選舉結果無效,並逮捕當選議員拒絕移交權力,一個更為高壓,仰賴天然氣
出口維生的軍事政權,持續統治了國家。
2007年軍政府取消燃料補貼,導致汽柴油和天然氣價格短期內暴漲,傳統上備受尊崇的佛教
僧侶發起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番紅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又稱袈裟革命),軍方
殘酷鎮壓,導致過千人被捕,數十人死亡。
「我們都知道軍隊在1988年和2007年做了什麼,」現居台北的28歲緬甸華裔陳湯姆(化名)
說,「我們都記得那些黑暗的日子。」
雖然包括陳湯姆在內2、30歲的緬甸國民,大多沒有親身參加過1988年和2007年的全國性抗
議,但國家的歷史和真相,以及抵抗軍事政權的精神,通過家庭關係和衛星廣播電台隱密地
流傳。
陳湯姆回憶小時候在仰光老城區,英國殖民時期風格的破落建築裡,他和鄰居們會鬼鬼祟祟
地聚在一個小收音機旁,收聽《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自由亞洲電台》(Ra
dio Free Asia)和《英國廣播公司》緬語版(BBC Burmese)的新聞。這些電台講述緬甸唯
二國營電視頻道──緬甸電視台(Myanmar TV)和妙瓦底電視台(Myawaddy TV)──所不
允許播放的新聞。
軍事政權嚴密控制人口流動,軍人們會經常進到每個家庭搜索檢查是否有客人非法留宿。每
家每戶不可未經通報就讓客人留宿過夜的規定,直到全民盟政府在2016年上台後才正式廢止
。
他也記得13歲那年,就讀的中學裡一位老師因為在學校裡抱怨軍隊而被帶走,接著聽說他在
監獄裡被毆打致死,這段記憶在他心中刻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我們絕對不希望我們下一代的孩子生活在軍政府統治之下,」他說。
軍方禁臉書、人民學翻牆:網路時代的公民抵抗
https://i.imgur.com/p55QmiQ.jpg
2月3日仰光街頭,民眾以敲打鐵鍋發出的聲響召集抗議,並透過手機和社群媒體傳播訊息。
(攝影/AFP/STR)
憤怒,從政變的第一天就席捲海內外的緬甸國民。
但與以往軍事統治時期不同的是,現在幾乎每一個公民抵抗運動參與者都有一支智慧手機,
並且大量使用社群媒體作為政治反抗的工具。
軍方在政變首日一度封鎖部分電話和網路。當天上午,教導使用VPN、加密通訊軟體、不需
網路的通訊軟體的影片和文章就已經傳開。週四(2月4日)軍政府正式封禁Facebook時,許
多人早已裝好翻牆軟體,全國上下眾多手機店免費幫民眾安裝VPN。
同樣使用Facebook的軍政府也知道這一點,因此自政變開始以來,軍政府一再關閉網路、電
話線路和封鎖網站,試圖讓不滿情緒難以對外傳遞。
「點名和公開責難」(Name and Shame)倡議運動也十分盛行,人們指認支持政變的政客和
他們經營的品牌和生意,並在社群媒體上呼籲抵制。
2月6日至7日,軍政府首度切斷網路超過24小時。週日,近10萬抗議者堵塞了仰光的街道。
現居仰光郊區的22歲醫學系學生拉推(La Thway)說,網路被切斷前,系上組織早已收集好
彼此的手機和住家號碼,沒有網路的時候,同學和親友間通過手機簡訊來了解最新情況和行
動方案,也可以撥電話相互聯繫確認信息。
學生、教師會蓄勢待發,醫護、公務員、外交官辭職施壓
https://i.imgur.com/nHoqlfB.jpg
仰光總醫院的醫護人員,2月3日在防護衣別上紅緞帶,並以三指手勢呼籲公民不服從軍政府
。(攝影/AFP/STR)
小學四年級就參加過1988年民主起義,現居仰光並親身參與政變後街頭抗議的緬甸華裔楊仲
青說,多年以來,緬甸人民已經積累抵抗軍事獨裁的豐富經歷,因此這次政變發生後人們很
快有系統地應對。
楊仲青觀察,和1988年運動初期類似,目前緬甸的公民抵抗尚未有明顯的單一領袖,全民盟
各地分部、不同的學生會、教師會等職業團體都各自發布了不同的聲明和行動計畫。
軍隊在正式宣布接管政府前,已經提前抓捕數百名議員和活動家。楊仲青說,曾經發起1988
年運動的「8888世代」領袖們仍十分受到民眾愛戴,雖然目前礙於人身安全,無法公開現身
帶領群眾,但他們不斷透過社群媒體,向支持他們的學生、勞工團體提供行動指引和鼓舞。
與此同時,包括醫務人員和外交官在內,已有數千名緬甸公務員透過辭去職務或合法申請休
長假,來對政府施加壓力。陳湯姆說,截至2月6日,他身邊至少有20多名擔任醫師的高中同
學以及兩名外交官朋友已經辭職。
醫生和護理師是率先號召罷工反對軍政府的職業團體。仰光大部分的公立醫院──包括一家
專門醫治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患者的醫院──已經關閉。軍方不得不從軍
醫系統調派醫師到政府醫院。政變後第二週的首個工作天,居民以公務員為主的行政首都奈
比多(Naypyitaw)也出現數百人上街抗議,警方用高壓水槍試圖驅散示威人潮。據楊仲青
了解,接送公務員上下班的巴士空空如也。
2月8日白天,仰光、曼德勒等主要大城的抗議者持續集結 ,人口只有數萬到十多萬人的中
小市鎮,從緬北撣邦臘戍(Lashio)、皎脈(Kyaukme)、克欽邦密支那(Myitkyina)、欽
邦哈卡(Haka),到東南邊陲德林達依省土瓦(Dawei),也都出現數千人和平遊行。同日
晚間,軍政府宣布禁止超過5人集會,並對多個主要城鎮頒布宵禁。 但至2月9日上午為止,
抗議仍在進行。
海外緬人奔走,準備好隨時撐民主
https://i.imgur.com/anPr9kg.jpg
在泰國曼谷的緬甸僑民,2月7日聚集聲援國內反對軍事政變的示威抗議。(攝影/AFP/ Li
llian SUWANRUMPHA)
29歲緬甸克倫族人索土土(Saw Htoo Htoo)正在泰國曼谷召集朋友,盡一切可能支持緬甸
境內的公民起義,包括錄製一首抗議歌曲。他曾經居住於泰國西部難民營,現在曼谷一家跨
國公司工作。
一想到2020年大選,他眼泛淚光。為了要登記參加海外投票,旅泰緬人至少需要親赴曼谷兩
趟,在緬甸使館外排數小時的隊。但是無數做辛苦工作的移工,不惜花費車資和時間從泰國
各地趕來,就是為了投下神聖一票。
「一旦公民不服從運動開始接受捐贈,我將為他們籌集資金,」索土土說,「我們會無限期
支持這些為了國家而辭職的公務員,直到達致我們的目的。」
陳湯姆在新北市的「小緬甸」華新街地區參加了挺緬甸民主遊行,他戴著大紅口罩,身穿著
紅色T恤接受我的訪問。紅色是代表全國民主聯盟和當前政治抵抗運動的顏色。
「我在緬甸的朋友希望告訴國際社會,『請繼續為緬甸國內的人民加油打氣』」,他說,「
即使網路被切斷,他們也可以聽到廣播。」
註:本文英文版2月7日刊在《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網站,此為中文增
訂版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a/myanmar-coup-and-revolution-2021
6.備註:
▌閒聊
「我也想回家啊!」咬著牙的,焰紅的唇是焰紅的心碎。
▌春節推薦:
【我的2020──人間.疫象】https://reurl.cc/pmZvKQ
【血庫缺血】https://reurl.cc/v5mKga
【但我走了,就沒人照顧阿公了】https://www.twreporter.org/a/my-2020-indonesian-ho
use-nursing
▌捐款給記者:https://support.twrepor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