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過友達設備幾個月後來覺得時間太賽,
離職去了小間的出租網站空間的公司,
這次覺得薪水太賽,生活太憋屈,
2013年決定離開去學廚藝,接著就來到了澳洲。
出發的趕,入境才申請學生簽,沒用過WH簽,
跑過五年的sharehouse,遇過不少背包客,
各式的人都有,
來了一年多英文基礎溝通都有問題的,
也有卸貨櫃賺不少錢的女生,
美國女生在striper上班的,
按摩的,中餐廳、壽司店的。
甚至我一個當兵時的學長,
高職畢業就被騙簽了志願役,
後來在NSW的餐廳當外場,
沒讀過大學但口語能力不錯,
屌打一狗票大學生。
形形色色的人,
從這段旅程中受益多寡則取絕於態度。
就我本身為例,
我在澳洲七年,鮮少與中文母語者工作,
從剛來時的唯唯諾諾,英文表達也不好,
到現在跟想搞事的同事當面對嗆,出來外面講。
而這些年的經歷讓我學會了一些思辯、獨立思考
及不同的價值觀。
對我而言,打工度假在一個人有積極的態度時,
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改變自己的視野,
像大家所評判的標準,你在澳洲存了多少錢,
存到了也要說你就是打零工務農,
做稍有技術性的工作也要酸一波語言能力沒有提升。
淺台詞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你這loser還不快回來讓我增加優越感,
很多的人專長並非讀書考試,
那認同以學歷及讀書為主流價值又有什麼意義?
澳洲的勞動薪資高,一方面給工作者一些啟發,
不一定要去做你不擅長的事,
還有另一個世界認同勞動階層的工作成果,
不見得在國外,也可以在台灣但不同產業。
跑船、殺豬、做水電。
即時擅長讀書的人都能找到不同的選擇。
這邊我引用Daniel Kahneman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
(就是被洪蘭翻壞的名著,想看建議讀原文)
裡提到的narrow and broad framing.
狹隘的框架只能在相對少的情況下證明是正確的,
反之亦然,
而真理皆屬於相對寬的框架,
之於普羅大眾對於打工度假的評斷標準,
是窄還是寬就留給各位自行決定。
現階段我走到移民的最後一步,
等待永久居留的路上。
很慶幸我當初做的決定及過程中的境遇。
如果有人問我打工度假好不好,
我覺得只要你心態健康應該只會有益無害。
※ 引述《u35k6 (漫畫)》之銘言:
: ※ 引述《addison123 (鄉下小鮮肉)》之銘言
: : 欸,
: : 是這樣的啦,
: : 本魯一些朋友兩年前去澳洲打工旅遊,
: : 現在碰到武漢肺炎提早回來了,
: : 我問朋友回來要做什麼,
: : 他說先燒存款啊,
: : 反正我在澳洲打工有賺錢,
: : 那本魯問他以後工作要做啥
: : 總不能一直打工吧!
: : 然後履歷要寫什麼?
: : 澳洲打工兩年這樣嗎?
: : 他就低頭不語!
: : 本魯就想問了
: : 之前去澳洲打工回來的年輕人有比沒去澳洲打工的
: : 過的還要好嗎?
: : 去澳洲回來台灣要從新開始,
: : 資歷也比沒去的少兩年,
: : 這樣有比較好嗎?
: : 求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