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支廳長松村雄之進
1896年9月撤銷官職
隔年3月以早年治臺有功
敘為從七位位階
之後回北海道擔任支廳長
—————————————————————
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97/1317
臺灣總督府第一件高等官懲戒撤職紀錄
文/陳文添/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整理組研究員
一、前言
日據時期臺灣第二任總督桂太郎擔任總督任期約有半年,實際在臺灣期間應不出10天,但任內卻將擔任雲林支廳長的地方首長撤職。因為該支廳長任內發生「雲林事件」,使日軍殘虐之惡名傳遍於國際,臺灣總督不得不施鐵腕嚴懲,以杜悠悠之口。
二、雲林事件經過
雲林地方原本即不平靜,在日本據臺第一年即明治28(1895)年8月後實施軍政期間,首任雲林出張所長松岡長康一行人在赴任途中,即屢有遭反抗部隊襲擊的危險,使得遠在臺北的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長水野遵,還曾親自起草請求中部臺灣民政支部長兒玉利國加以支援的電報。明治29(1896)年4月1日起,形式上臺灣總督府改實施民政,松村雄之進改任改制的雲林支廳長,在6月10日履新。雲林地方情況頗為危急,連支廳附近商家都遭搶劫,同月14日該地守備隊赴大坪頂偵查,一行遭突襲,不唯指揮官戰死,士兵也傷亡慘重。日方軍隊從18日起進行討伐,先攻大坪頂,熟悉地
理情況的地方反抗部隊已事先撤離,日方部隊竟分向各庄進行掃蕩,此次的行動不僅憲兵、警察人員隨行,松村支廳長等支廳人員也隨軍討伐,協助嚮導、口譯或搜索、搬運作業。因日方先前戰死軍人不少,軍隊的報復也極為殘酷,依據日人留下不完全的發放撫慰金紀錄顯示,斗六街等55街庄受到波及,為數更達4,947戶之多,所有家屋幾全數被燒毀,該地人民也不分善惡慘遭屠殺,人數根本不知有多少。雲林地方一時腥風血雨,冤氣蓋天;而支廳長及支廳人員竟協同軍隊,屠殺轄下人民、燒毀房屋,此一舉動極為離譜。
果然在6月27日反抗軍就和憲兵在今竹山發生衝突,同月30日清晨3時餘,反抗隊伍分由四方攻擊斗六街上雲林支廳建築物,松村支廳長和守備隊協商力主堅守,但軍方人員並無鬥志,堅主撤離,事態如此,支廳人員包括行政人員、警察人員也不得不撤退。一直到7月13日,日軍才動員大批部隊取得斗六地方的控制權。在雲林日軍駐守部隊有3中隊(連)之多,指揮官竟比文官還畏戰,實屬極不名譽的行為。支廳人員撤退後,松村支廳長先被臺灣總督府命令召回臺北詢問,香港、英國等地新聞也刊出日本這一不名譽事件。桂太郎總督在日本內地知悉事態的嚴重性,8月7日電報
命令儘速進行失職官員之懲處。軍方人員犯案者送軍法會議或辦理停職,但文官部分卻遲未定案。桂太郎總督曾再來電催促,且表示明治天皇也關切此事,若有必要他本人亦將回臺灣云云。
三、懲處
事態至此,臺灣總督府乃先在8月28日上報給日本中央監督總督府業務的拓殖務大臣,文中指出松村支廳長原本即有不能讓軍隊不分好壞殘害人民的責任,卻宣稱雲林支廳管轄區內並無良民,將良民村落稱是「土匪」的所在地,將之燒毀,甚至參加討伐,激起民眾更深反感,選擇站在反日的一方,讓反日勢力更壯大。因之報請拓殖務大臣上奏免松村支廳長官職及繳還勳章、位階證明書。拓殖務省也很快在8月29日發文送交主管人事獎懲的賞勳局。9月2日松村雄之進正式被撤職,並且被要求繳還勳章、敘位證明書,不名譽卻也是罪有應得,他不得不黯然離開了臺灣總督府。
事發至治罪確定,前後歷時有2個月,主要是臺灣總督府民政局人員有意為松村氏緩頰,卻也因桂太郎總督及日本中央堅持之故,以致沒有任何轉圜餘地。不過臺灣總督府卻在隔年3月27日,乃木希典接任總督後,又去函拓殖務大臣,以松村氏早年治臺有功,請辦理敘松村氏為從七位位階的手續。而松村氏本人也確非池中之物,在黯然下臺回日本內地後,曾在明治31(1898)年擔任北海道廳下的支廳長,甚至仍得以經過選舉洗禮,當選過眾議院議員。松村氏直至大正10(1921)年滿69歲才去世。
https://i.imgur.com/wLWlegT.jpg
https://i.imgur.com/Agp0AS4.jpg
https://i.imgur.com/1QJKUGx.jpg
※ 引述《j4971ls ()》之銘言:
: 以下節錄自維基百科, 有沒有雲林大屠殺的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