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是全球議題啦
資本社會,超市商店必然會丟棄浪費,總要有人把虧損給吞下去
結構本來就都這樣
進貨→鋪貨→賞味期限 保存期限之前就丟棄→變成垃圾
這過程中有破損、損傷、被客戶退貨→直接變成垃圾
後來出現食物銀行倡導不要浪費,把食物免費捐給有需要的弱勢,
等於是做公關,幫這些大企業財團做免費公益廣告
又有一些企業開始學習減價販售,快到期就大幅降價,
才有一些撿便宜的專門等著晚上才去買東西
但怎麼可能企業就這樣乖乖的被貪便宜的人給騙,
而且每間店肯定有營業額,業績不好可能會有懲罰,
或者直營店直接關店不做了,加盟的就被取消加盟
所以東西還是會進貨一堆,該報廢的還是會被報廢掉,
免費送社福,減價給貪便宜的人,只不過是減少損失而已,
那些食物還是會被丟到ㄆㄨㄣ桶,當作餿水一樣拿去丟掉
不然有些冷凍的肉,保存還不錯,說不定就會變成殭屍肉,冷凍庫擺好幾年...
最後成為便宜的無招牌便當,或者黑心小吃店的食材,怕...
人類本來就是浪費地球資源的生物,沒有什麼浪費覺得可惜,
企業都這麼明目張膽的大丟特丟,反正到最後還不是從消費者身上扒皮賺回來,
而食物就只不過是這些企業家大企業賺錢的工具而已
他們還可以因為是大牌廣告主的身分,新聞永遠不會出現負面新聞,
除非很嚴重重大失誤,不然根本你在報章雜誌或電視新聞台,
只會看到「知名連鎖業者」「知名飯店業者」「知名連鎖超商」「知名連鎖超市」
「OO市施工中建築發生工安意外」「某條路發生工人意外墜樓」
嗯,新聞就是如此自律,自律到會把垃圾無良黑心企業的名稱通通遮起來,
故意不提老闆,也不揭露更多相關資訊,包含照片都故意模糊柔焦處理,
有關係就沒關係
社會就這樣,虧損一定會有人要吸收,叫你吸收的人也是上面的人逼他的,
大逼小,小的逼更小的,最後就有人乖乖硬吞下去,和平的一天又過去了,
血汗勞工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