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很好理解阿,你看前面早先就有好幾篇綠畜在帶風向說藻礁就是
一堆爛石頭而已,大概側翼圖文都已經做好了要洗一波了吧
結果被這個中心打臉,側翼綠衛兵當然惱羞成怒阿。當然出征的不只那
些側翼啦,一堆低能綠畜一定也是馬上跟上
這現象就跟之前美國川粉很類似啦,每次川普的謊話被查核認證是假的
川粉就會怒噓不可信,如果是媒體查核就說主流媒體假新聞,如果第三
方查證就說那是民主黨的組織
你就知道綠畜川粉根本同樣的邪教,難怪之前惺惺相惜。現在美國川粉
被迫回到現實世界很不習慣,鬼島信綠共邪教的則是還沒醒
※ 引述《bluwind1 (藍天的風)》之銘言:
: 執政黨完全執政以後 為了對抗假新聞和假消息
: 成立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查核藻礁公投訊息的調查結果 竟然被出征
: 底下留言各種謾罵 質疑查核中心左膠、帶風向、中共同路人
: 有沒有反藻礁公投的人 已經陷入瘋狂的八卦?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調查結果真的是錯的嗎? 有沒有八卦?
: 臉書貼文
: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tfc/posts/761205284534598
: 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3小時 ·
: 【錯誤】網傳「大潭藻礁區其實就是廢物石頭區...下面的藻類真的很爛很
: 爛了...水混濁到沒甚麼你肉眼可見的可以存活」?
: 經查:
: 一、大潭藻礁區的科學研究與環評報告均指出該地的藻礁生態。傳言稱
: 「廢物石頭區」、「藻類已經很爛很爛」,並無科學依據。
: 二、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柯金源說,西北海岸為泥沙水質和懸浮微粒較高
: 的海域,在高潮帶礁石有泥沙覆蓋,往低潮帶走,可見生機盎然的藻礁發育
: 區。傳言稱「水混濁到沒有肉眼可見生物」,是因為只看到沙丘和藻礁接壤
: 處,誤以為全是礁石。
: 三、學者研究與環評調查均指出,大潭藻礁區有生物活動。傳言稱「水
: 混濁到沒有肉眼可見的生物」,不是事實。
: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 完整查核報告請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
: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5089
:
: 背景
:
: 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指出:
: 「我真的很不好意思說,大潭藻礁區其實就是廢物石頭區,跟一般漁港一樣
: ,因為水太髒了。
: 很多人分不清楚「藻礁 VS 藻礁生態系」,「保存 VS 保育」的差別,我真
: 的很頭痛。
: 大潭藻礁區的生態系其實已經爛掉很久了,它就是個七千五百年的石頭區,
: 的確它有古老的歷史,但下面的藻類真的很爛很爛了,十年前那邊的海水能
: 見度就已經沒有幾公尺,水混濁到沒甚麼你肉眼可見的可以存活。
: 說真的,大潭藻礁那一帶的環境,其實早已跟一般漁港沒甚麼兩樣,甚至我
: 覺得更糟...」
:
: 查核
:
: 爭議點一、傳言宣稱「大潭藻礁區其實就是廢物石頭區...下面的藻類真
: 的很爛很爛了」,是否屬實?
:
: (一)查核中心採訪觀察桃園藻礁20多年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柯金源。柯
: 金源說,關於藻礁完整的科學調查,可參考多位學者研究成果,第一份最完
: 整的調查是由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於1998年完成,是觀塘工業區和接
: 收港環評而補做的調查報告;另外,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 陳昭倫於2017年調查發現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近期有海洋大學海洋生
: 物研究所教授林綉美於2020年12月底,發布的藻礁生態系調查報告。
: 柯金源說,多份學術研究均可說明藻礁區的珍貴與生物多樣性,同時,環評
: 調查和學術調查甚至已用GPS定位去標定柴山多杯孔珊瑚位置,資訊均公開審
: 閱且可受公評,傳言稱「廢物石頭區」、「藻類很爛很爛」並沒有任何科學
: 根據。
: 柯金源指出,學術報告解釋此區域為何會有藻礁發育,是因為西北海岸為沙
: 質海岸,距離海岸地帶一公里的懸浮微粒多,加上沿岸流和水質特性,造就
: 藻礁發育的條件。藻礁和珊瑚礁不同,珊瑚礁需要水質清澈,屬於溫帶或亞
: 熱帶區域,水溫較高的地區;藻礁適合懸浮物質多、水溫較低的環境,此區
: 域的藻礁發育近7600年。
: 從樣本剖面去看,此區域發現同時有藻礁和珊瑚礁,在水溫高一點,有造礁
: 珊瑚藻發育,而在水溫較低、水質混濁的時候有藻礁,因此,此區域發現有
: 屬一級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
:
: (二)根據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林綉美2020年12月發布的藻礁
: 生態系調查報告。此報告調查發現,「大潭藻礁海域在四季調查共發現最多
: 的殼狀珊瑚藻種類(22種),次之為觀新藻礁海域(20種),最低為白玉藻
: 礁海域(12種)。」
:
: 爭議點二、傳言宣稱大潭藻礁區「水混濁到沒甚麼你肉眼可見的可以存
: 活」,是否屬實?
:
: (一)多次前往該地拍攝的柯金源說,此區是泥沙水質和懸浮微粒較高
: 的海域,在高潮帶礁石上覆蓋泥沙,但在低潮帶都是屬於藻礁的發育範圍,
: 柴山多杯孔珊瑚也是在這附近。一般人可能只看到沙丘和藻礁接壤的地方,
: 以為全部都是礁石,但往下走就可以看到發育完整、生意盎然的藻礁與魚類
: 、蟹類等其他生物。
:
: (二)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林子皓說,生多中心和東海
: 大學近年有一個關於大潭藻礁的大型計劃,研究中有記錄到一些新物種,還
: 有非常珍貴的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
: 林子皓指出,藻礁表面看起來只是像一般潮間帶的裸露礁石,但其生物豐富
: 的地方是在水底,礁石裡有很多生物躲藏。他以水下聲音去聽生物活動,有
: 聽到很多無脊椎動物的聲音。生多中心和東海生科系的專家學者們,也透過
: 用潛水調查、蒐集魚類標本、魚類耳石、DNA分析等各種方法來研究藻礁的物
: 種。從研究中可以看到,大潭藻礁的生物相還是很高。
:
: (三)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副教授劉少倫指出,他參與2018年
: 農委會林務局委託大潭藻礁區研究調查發現,大潭藻礁一帶水質混濁,許多
: 沉澱物覆蓋在礁體上,但沖洗掉泥沙後,可以看到礁體上有許多生物,光是
: 藻類就有20多種以上,此外還有許多蟹類(如:兇猛酋婦蟹總族群數量至少
: 16萬隻)、槌頭鯊、裸胸純等魚類,以及無脊椎動物等,因此大潭藻礁的生
: 物物種是很豐富的。
:
: (四)查核中心檢視2018年10月通過的《桃園市觀塘工業區開發計畫環
: 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報告書〈第六章〉為「藻礁生態系因應對策暨環境影
: 響差異分析報告」。在此章節,在觀塘工業區的大潭藻礁區進行六次調查,
: 包括潮間帶砂質區和礁盤區的底棲生物、藻礁潮間帶魚類、螺類、蟹類、貝
: 類等,並記錄此區域的生物種類與其密度,報告書並附上在此水域所拍攝到
: 之生物。
: 此報告書與傳言內容相似的段落為,2017年和2018年的觀塘工業專用港水下
: 攝影調查,調查結果提到「港區海水濁度高,透光度很低,海床被沙質覆蓋
: ,僅有零星底棲生物,生物多樣性不豐富」。此報告書仍觀察到生物活動,
: 而不是傳言稱「水混濁到沒甚麼你肉眼可見可以存活的」。
:
: (五)傾向支持中油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規劃的學者則指出,「大潭藻
: 礁區在G1、G2區還是有生物活動的」,這也是因此當初中油在規劃第三座液
: 化天然氣接收站時採取迴避措施,將工業港採離岸配置並以棧橋連接,避開
: 藻礁生態敏感區。
:
: 爭議點三、大潭藻礁區的現況為何?
:
: (一)柯金源指出,觀塘工業區的開發是2000年至2007年,在這七年當
: 中,對環境影響最大的是大潭火力發電廠的引水口和排水口。這兩道突堤興
: 建後,使引水口南方海岸被侵蝕,兩者之間的G3區形成淤積,導致藻礁被破
: 壞,但現在G1、G2區仍維持不錯的生態狀況。G3區則是在低潮帶、水面以下
: 仍有不連續分布的礁體。
: 柯金源說,如果要看到整片活的藻礁和柴山多杯孔珊瑚,要在大潮低潮的時
: 候才能看到。在中間段只有點狀的藻礁,其中死亡的藻礁形成多孔隙的、生
: 物可以棲息環境,是生態觀察最適合地帶。
: 柯金源補充,如果要到當地觀察低潮帶的藻礁,建議由專業研究人員帶領,
: 在適當的時間去適當的區域,避免踩踏活的藻礁和柴山多杯孔珊瑚。而且低
: 潮帶是大潮退到最低,它的時間很短,可能再半小時就會漲潮,沒有經驗的
: 人自己去會很危險。
:
: (二)林子皓說, 桃園地區的藻礁雖然部分受到工業汙水的破壞,但大
: 潭地區的藻礁狀況還是很好的。
:
: (三)劉少倫說,目前桃園北部大園跟觀音兩大工業區出海口的藻礁受
: 到工業汙水的破壞,但桃園南部海岸、包括大潭藻礁地區仍有許多生物存活
: 。
:
: 結論
:
: 一、大潭藻礁區的科學研究與環評報告均指出該地的藻礁生態。傳言稱
: 「廢物石頭區」、「藻類已經很爛很爛」,並無科學依據。
: 二、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柯金源說,西北海岸為泥沙水質和懸浮微粒較高
: 的海域,在高潮帶礁石上有泥沙覆蓋,往低潮帶走,可見生機盎然的藻礁發
: 育區。傳言稱「水混濁到沒有肉眼可見生物」,是因為只看到沙丘和藻礁接
: 壤處,誤以為全是礁石。
: 三、學者研究與環評調查均指出,大潭藻礁區有生物活動。傳言稱「水
: 混濁到沒有肉眼可見的生物」,不是事實。
: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 完整查核報告請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
: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5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