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重考班的全盛年代,約末落在1985-1993年這個階段
1.經濟起飛,對學歷要求漸漸提高
2.大學聯考窄門沒有擴大,但報考人數越來越多
文法商組率取率落在23%上下,理工組則約32%上下
例如 1985年大學聯考,除醫農考七科,其餘都考六科
全部都要採記。1985年當年
第一類組文法商墊底的學系是:逢甲大學統計系
英數各加重50%,扣掉加重比例,
還原後最低原始總分為 316.40(加權後378.48)
平均一科分數:52.73
第二類組 理工 墊底的學系是:靜宜大學應化系
英數化各加重50%,扣掉加重比例,
還原後最低原始總分為 276.71(加權後348.23)
平均一科分數:46.12
當時聯考有「倒扣」,選擇題全部用猜的,分數機率是0分
不像現在沒倒扣,4選1,全部用猜的還能拿到 25%的分數
1991年,5所私立工學院同時招生,理工率取率一口氣邁入50%
就此廣招之路開啟,大學窄門開始崩解
※ 引述《valkyrie (1234)》之銘言:
: 現在大學很好考 大學重考班都快倒光了
: 但是在30年前以上 大學相當難考
: 聽說很多第一志願高中的學生 都得重考才能進入大學
: 當時的大學重考班很多嗎?有沒有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