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約50篇鄉民的回文
大致上可以歸納為四個字
生活壓力
所以解方可以直觀地理解為
降低生活壓力
造成台灣人生活壓力的因素很多
有政策方向上造成的
當然也有完全是個人因素的
台灣人今天之所以會被這種複合式的生活壓力
逼迫到喪失了繁衍後代這種最基礎的本能
其實已經算正在被迫體驗一場極不人道的大型社會實驗了
而促成這場實驗 造就出這樣的社會環境
還是長期上一步又一步累積了夠多夠大的錯誤所造成的
我不認為這是台灣人民的鍋,不管是男性而或是女性
因為全世界所有的人類不分種族信仰文化,在身心上所能承受的壓力上限
都是差不多的
並不是台灣人抗壓性特別差
不如說台灣社會之所以會淪落至此
反而是台灣人過於耐壓所導致
若是在歐美社會早就有強力抗議的社會運動
逼迫政府改變政策方向
或說回來
具體上該怎麼減輕台灣人的生活壓力
個人提一個大方向
這其實是賴清德當行政院長時提過的地方創生政策
定位地方創生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將以人為本,透過地方創生與新創結合,
復興地方產業、創造就業人口,促進人口回流,並以維持未來總人口數不低於2000萬人為
願景,逐步促進島內移民及配合首都圈減壓,達成「均衡台灣」目標。
理由很簡單
台灣都市化太嚴重,不管投入多少資源都只是一直增加都市壓力
壓力越高就又要投入更多資源紓解且效益越來越差
形成磁吸效應,導致地方人口外流產業衰敗
地方衰敗無以維生,逼迫人民只能往生活壓力高的都市聚集謀生
形成一個長期惡性循環
具體上來說
就是要將現有資源
集中在產業發展最末段的幾個縣市
初階段起碼讓當地就業維生不成問題進而造成島內移民誘因
中斷城鄉發展過於極端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