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也不對吧。
就是哲學問題。
因為以前人的努力,所以臺灣現在多數人都能吃飽了。
然而以前很多人吃不飽,所以都忙著怎麼吃飽。
然而現在多數人都能吃飽了,另一個問題就出現,以前吃不飽所以都忙著怎麼吃飽
現在多數人都能吃飽,那生活要幹嘛?
也就是說吃飽沒事幹,要幹啥?
老實說真的就沒啥好幹的,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以前吃不飽肚子餓,人的天性就會努力追求生產為了能吃飽
那現在微量的工業就能餵飽大多數的人了,那大家要幹嘛?
老實說真的就沒事幹阿,所以就會陷入生命意義是什麼的邏輯陷阱裡無法自拔。
以往大家都吃不太飽,所以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為了吃飯而每天忙碌...
現在就吃太飽了啊,要肉有肉要海鮮有海鮮~
問題就出現了啊,吃飽了沒事幹要幹嘛?
這就是哲學問題啊,吃飽了沒事幹,就陷入了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的問題裡面無法自拔。
白話的說不就是類似憂鬱嗎
※ 引述《ntpuisbest (阿龍)》之銘言:
: 如題
: 長輩說
: 吃不飽的人
: 就沒那個心思在那邊憂鬱
: 每天要為生活打拼
: 不會去想那些有的沒的
: 請問如何反駁
: 還是他說得是真的
: 那不就有點像
: 那句缺德沒同理心的話
: 過太爽才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