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vea (lovea)》之銘言:
: 一直說台灣防疫世界第一
: 一直說台灣很安全,彷彿異世界
: 一直嘲諷羞辱和台灣不友好國家的疫情
: 一直說一直說,說到最後很多人就逐漸鬆懈了
: 真的覺得自己神功護體,全島有防護罩
: 加上天氣一熱,口罩就開始不戴好了
: 到底是誰讓台灣人防疫心態鬆懈的????
本魯鍵盤男丁格爾
想來分享一下這一年多來
在急診第一線抗疫的一些經驗與看法
其實是我們大家都鬆懈了
小弟目前在某醫學中心
還記得那時進到台灣本土第一個個案是在1月底的時候
隔天就院方開會討論,接下來的一些防疫措施該如何應對
不到一個星期急診的門口就多了一座帳篷來當作發燒篩檢站,
那時才真正開始有要面對未知敵人的感覺
到了二月初開始啟用,剛好那時候輪值大夜班
夜晚就在篩檢站著裝隔離衣、吹著寒風、圍著烤爐,度過漫漫長夜
(某幾天寒流來真的冷到吱吱叫,還好後來硬體升級,能遮風擋雨了~)
那時院方也很超前部屬的開始設立病人及家屬的就醫篩檢單
裡面除了一般的名字、身分證字號、居住地址及連絡電話
再來就是最重要的TOCC史(旅遊、職業、群聚、接觸)
也開始嚴格執行一病人一陪病措施
以方便造冊,掌握曾經來就醫的民眾
以防哪天從院內驗出確診者,能迅速匡列當時在院內的病人及家屬
也因為這項措施也搞得輪值在戶外的護理師常常接到顧客抱怨
言語暴力甚至到肢體暴力也沒少過
我們當然能體會當下身體不適還要填寫這些資料
會感到多麼的不悅及不便,加上還戴著N95或P100
說話的音量會被屏蔽不少,所以要很大聲說話,造成口氣不好的誤會
但如果我們隨意的放人進到急診內部,那就失去設立篩檢站的意義
那要如何確保你正在陪伴家人看病,旁邊的另外一位家屬或病人沒有任何的接觸史?
只能靠我們苦口婆心,一副在當後父後母的樣子去詢問
去年三、四月的時候,本土正爆發一些零星社區感染
我們上班的裝備也跟著進化,戴P100、護目鏡、著隔離衣上班
示意圖:
https://upload.cc/i1/2021/05/12/3J4plt.jpg
儘管有不方便,大部分的民眾都很自律及配合,當時的急診病人量明顯減少
一些輕症跟職業病人幾乎消失不見
會來的大部分都符合急、重症,讓急重症的病人能接受到更好的照護品質
後來想想,可能是當時我們穿成那樣的緣故吧(笑)
到了五、六月之後,疫情開始緩和
本土+0持續的紀錄越來越長
大家展開防疫新生活
我們的裝備也跟著一件一件脫除,除了篩檢站外,其他區恢復到跟以前一樣
帶著外科口罩上班就好
民眾的就醫人次也開始回流
鬆懈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開始會在篩檢站跟護理師或警衛吵架的就醫民眾也越來越多
質疑我們一病一陪措施啦…
抱怨看個急診要寫這麼多資料啦…
「人都快死了! 幹嘛還要寫這些!?」
「我的小孩年紀這麼小,不能多個家屬嗎!?」
「我媽媽年紀這麼大,只有一個人的話很不方便耶!!」
但還是只能好言相勸的跟他們解釋或... 吵架...
然而最近本土個案的人數越來越多、足跡越來越廣
但覺得大家也不太像過去的那麼在乎
來急診就醫的民眾還是很多,各種輕症、職業病人還是來就醫
甚至還有每晚睡前都會脹氣已經2個月,想來急診做腸胃道檢查的
直到今天本土+16,我們急診還是人滿為患
病人+家屬+醫事人員+其他工作人員,總數大約200人左右擠在急診室內
雖然就醫篩檢我們都很努力在做,但百密總有一疏
萬一裡面有人確診… 後果我真的不去想像…
所以平常健康保健要做好,不要小病就往大醫院或急診跑
醫護是對抗病毒的最後一道防線
萬一量能都在前面都耗費掉,那之後醫療系統會很容易崩潰
屆時眾多可能需要緊急醫療的病人會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所以希望大家能重新上緊發條,繃緊神經
出門戴好口罩,做好手部衛生
少出入公共場所,有機會打疫苗就快去打(我有以身作則去打喔!)
讓我們能安然度過這次難關,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