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農業政策在1973年之前都是血税剝削農民割韭菜
首先政府獨佔肥料專賣,只有政府可以賣肥料
然後規定農民不能用現金買肥料
必須用稻穀按比例,和政府交換肥料
這就使「貨幣」這個浮動真正價值的工具,完全喪失
而且政府充滿著做貓膩與割韭菜的空間
這招類似今天全民健保的「點數制」來割醫生韭菜,變相抽醫療機構税
只要不是真正的現金計價,而且市價不能自由浮動的,全是同一招
台灣農民在交換肥料的過程之中,至少被多抽了 20% 以上的生產價值
只是因為固定比率用換的,你感覺不出來
也就等同於所有的農作物都被變相抽了 20% 以上的稅
這還只是變相被割而已
剩下 80% 的產值,交易之後,收入之後,還是照樣要繳稅的
導致農村一直非常窮,初始資本永遠無法累積
台灣國民黨政府藉著割農民韭菜的過程,聚集了發展資本
到今天還在相信什麼三七五減租神話,幫助台灣農民、實現小康均富的人
你的水準和中國小粉紅也沒啥兩樣啦
經濟學花招就專門騙白痴的,世上白癡何其多,兩岸韭菜一家親,被賣幫人數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