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一點從公衛的朋友來的資訊 當然這是簡化後的版本
為什麼不是看總數量而是看能否追蹤到同一個來源作為決定是否要升級的依據呢?
首先 基於目前對病毒研究的結果 我們已知以下兩點
1.潛伏期通常小於十四天
2.如果是無症狀感染十四天後也沒有有意義的傳染力了
所以我們得到了一個time window, 從這個time window去匡列感染者衍生的樹
同時對這棵樹可能會延伸的節點進行防堵 這是目前台灣成功的做法.
再來, 樹的節點隨著深度增加是指數增加的 ,
如果受過電腦科學訓練的應該可以直接接受這點,
如果沒受過用紙筆畫一下就可以想像
假設同樣是發現一百名病例 如果這一百名病例全都是從已知節點關連的的,
那麼在上述的time windows內可以預期的感染者數量顯然會小於發現一百名
病例然後彼此完全無關的感染者-因為找不到關聯性的話, 基本上每一個病例
後面都可能是一個獨立的樹 在這種狀況就真的是已經爆發嚴重的社區感染
可能已經有成千上萬的感染者 或者說 已經從樹變成大量的樹林
這就是為什麼有辦法溯源與無法溯源的感染者警戒等級不同的理由
不純粹是感染者數量的問題而已 第三級的警戒幾乎等同於軟性封城
對生活 經濟活動以及身心健康傷害極大 成本很高
這是評估了數學模型與成本之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