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快篩的使用與相關問題,
以下是北醫胸腔科醫師 周百謙的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5cJqowOk
【新聞面對面】20210512 14分處:
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
PCR是我們唯一檢驗陽性確診的工具。
可是PCR的採檢,首先要送到特定中心,
你要4到8小時的運轉,才會知道Ct值是多少。
後面指揮中心發報告,要經過三層單位的審核,
因為Ct值有它一定誤判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現在擔心的是,
未來這些無症狀帶原者或輕症狀帶原者,
陸陸續續浮出檯面,
那採檢又要48小時才會出來的話,
台灣所面對的風險,
就是這24小時、48小時有沒有擋住。
所以我們現在要搭配的真的就是快篩,
快篩的部分,以前的爭議點是說台灣無法做驗證。
去年的快篩在台灣,沒有足夠的陽性確診者,
所以快篩無法去比較它的敏感度和特異性。
所以當時的TFDA沒有放行大部分的快篩試劑。
但這些都在國外獲得驗證。
國外如果沒有這種檢驗能量的話,
所有病人到醫院一律採PCR,
就會產生時間遞延。
所以今天如果我們讓新冠肺炎的採檢比照流感,
一小時或是半小時,我們認為快不一定是關鍵,
但起碼不要8小時或24小時,
這會對醫院產生問題。
醫院一旦對一個可能陽性案例,
要24小時才能得到答案的話,
那負壓病房一定很快去被占據滿。
雖然全台灣會開放三千張負壓床,
但這方面的恐慌會造成輕微肺炎的病患,
會佔據大部分的負壓病房。
快篩有它的限制性,所以不敢貿然開放。
但我們看到大部分的病患Ct值都在30以下,
11、12、16、20,這表示多到快篩一定篩得出來,
所以我們現在目標是快篩抓到無症狀帶原者,
這些無症狀帶原者趕快篩出來,
後面要不要隔離是你的事,
無症狀帶原者可以住一般單純的負壓病房,
不一定要住到負壓隔離。
未來三天一定是快速增加的情形,
我們先阻斷這些可能不會被發現的無症狀帶原者,
因為快篩一小時幾乎就有答案了,
快篩之後,再由臨床醫師決定要不要用PCR,
我們才能擴大採檢能量。
所以我們能夠做的,應該是在封城之前,
先讓這些可以找到的陽性案例,盡快被確認。
所以整個行政的關鍵,在於掌握陽性案例的確診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