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為什麼還沒有統一實聯制APP? (發錢)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21-05-15 13:58:31
※ 引述《hugh509 ((0_ 0))》之銘言:
: 台灣防疫成功了一年多,也遲緩了一年多
: 近半年前的跨年疫情稍有緊張,就有實聯制
: 但是因為防疫成功,實聯制始終沒有普及
: 結果就是現在各種實聯制,紙筆、網連填單...
: 不僅沒有保護當初個資、隱私
: 反而更氾濫難以管控,疫調進展緩慢
: 號稱科技防疫的台灣
: 為什麼不出一個統一的實聯制APP?
: 以下是個人想出的簡易流程
: https://i.imgur.com/7zT3Q64.png
: 希望台灣能早日推出統一的實聯制APP
台北市政府去年就推出了實聯制APP 台北通 https://id.taipei/tpcd/
不需要是台北市民,就可以下載使用,但是去年主要在北市的單位使用
現在計畫開放讓民間場域也可以使用
國內疫情升溫,臺北市加緊科技防疫部署,擬開放公共實聯制讓民間場域也能用
https://ithome.com.tw/news/144274
臺北市政府擬擴大推廣公共實聯制系統,讓民間場域也能申請加入台北通、
myCode+的北市公共實聯制,未來民眾不論進出臺北市的公私場館,就能以
QR Code或身分證快速完成實聯制登記。
文/蘇文彬 | 2021-05-12發表
隨著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將全臺疫情警戒升級
至第二級,並祭出多項防疫措施,包括限制室內外活動參加人數,並要求餐
飲業落實用餐實聯制,各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建立實聯制。臺北市政府因應
民間業者實聯制的需要,近期準備開放北市公共實聯制工具給民間業者使用
,未來民眾進出北市公、私場館,只要使用台北通、myCode+就能完成實聯制
登記。
隨著國內本土確診案例的快速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二宣布提升防
疫等級至第二級,並要求各場所落實實聯制,臺北市長柯文哲隨後也召開記
者會,宣布立即提升北市的防疫等級,包括取消大型展演活動,畢業旅行、
老人共餐等活動,也將加強對八大場所嚴格控管,採用實聯制。
去年臺北市政府運用資訊科技強化北市防疫服務,例如去年成立的大數據中
心,綜整各方面資料建置總覽疫情儀表板,將確診人數、居家隔離、負壓病
床數量、各里消毒頻率、防疫旅館住房人數、口罩調度、實聯制場館等資訊
綜合在疫情儀表板呈現,供市府疫情小組第一時間掌握臺北市的疫情發展,
以加快防疫決策。
隨著國內疫情警戒升至第二級,臺北市政府對應提高防疫的周延性及頻率,
相較於先前疫情風險較和緩時,防疫小組可能每周或每天瀏覽資料、評估決
策,目前已提高至一天多次,同時在疫情儀表板也增加新指標,包括疫情控
管指數,全球及印度確診人數、桃園機場入境人數。
其中疫情控管指數,以儀表板呈現北市疫情控管各方面的數據,其中一部分
為臺北市每天接種疫苗人數,包括第一劑、第二劑接種人數,以及每天新增
加的確診人數,供防疫決策小組掌握臺北市疫苗施打進度。
市府也加強掌握北市的防疫資源整備、調度情形,例如一般隔離病房、負壓
隔離病房,目前的空床資源有多少,都匯整在疫情儀表板裡。
在國內疫情再度爆發後,許多民眾可能想儘快施打疫苗,臺北市政府也準備
在市府的COVID-19專區,推出施打疫苗的地圖查詢服務,民眾線上查詢哪裡
可施打疫苗,並查詢該地點的疫苗施打剩餘預約名額。
將開放北市公共實聯制讓民間場域也能使用
至於實聯制方面,去年在疫情嚴峻之下,為代替Google表單或手動填寫資料
可能出現錯誤,導致疫調追蹤無法正確聯絡到民眾,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去年
推出公共實聯制系統myCode隨行碼,民眾只要輸入姓名、手機門號,系統回
傳簡訊提供民眾入場可用的QR Code,供館方掃描後,完成實聯制記錄,今年
1月改版推出myCode+,進一步支援台北通QR Code掃碼。
原先myCode只提供給臺北市的公有場館作為實聯制紀錄使用,後來擴大到附
屬公共場館,以及特定場館申請使用,民眾進出各場館時能夠留下實聯制資
料。隨著疫情升溫,鑑於公私場館都有建立實聯制的需求,臺北市政府準備
開放給臺北市的民間場所使用這套公共實聯制系統,將公共實聯制推向更多
民間場所。
臺北市資訊局長呂新科表示,未來,在臺北市境內的民間場所,只要向市府
要求使用實聯制系統資源,市府會以專案支援方式,開放民間場所也能使用
台北通或myCode的實聯制機制。相較於個別民間業者的實聯制,這套公共實
聯制提供可供可讓民眾信賴的實聯制,實聯資料不落地,因此店家不會取得
資料,資料均經過加密儲存到雲端資料庫,日後若有防疫追蹤需要,依法規
調閱資料,若28天內沒有疫調需求,就會清除實聯資料。
呂新科表示,除了北市的公共場域,先前myCode只開放少數的臺北市境內非
直轄學校,以專案方式申請經市府審核通過,讓學校能使用北市的公共實聯
制系統。接下來,臺北市的民間場域,例如其他的商業場域如果有同樣的需
要,市府會儘量開放民間場域使用。至於想要申請的民間單位或其他公部門
,需要有合法的登記編號,例如統編或公部門的機關編號。
「防疫工作很難區分界線,若只是守好公部門場域,並不代表臺北市就沒事
,同樣地,光是臺北市守好也不代表臺灣就沒事」,呂新科表示,隨著防疫
等級拉高,所有場館被要求落實實聯制,如果沒有提供資源,業者各自使用
自己的方式執行實聯制,反而可能產生資安風險、服務落差,臺北市已紮下
基礎的公共實聯制,應該對外開放使用。
考量到一次對外開放,可能為後端實聯制系統帶來挑戰,呂新科表示,市府
會儘量在可負擔的情況下,以同心圓方式逐步開放外界使用,先讓myCode、
台北通的公共實聯制,從臺北市的公場域擴大到私場域。目前資訊局規畫強
化北市公共實聯制系統的前端流量負擔平衡,並加強後端系統資料庫採用HA
架構,以因應未來大量實聯制資料湧入的需求。
臺北市政府準備在未來幾周開放臺北市的民間場域申請使用公共實聯制系統
,未來民眾進出臺北市的公私場域,除了能以台北通、myCode+的QR Code完
成實聯制登記,不熟悉科技的民眾也能以身分證掃碼,完成實名制登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