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今日新聞
2.記者署名:
要聞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車諾比核廢料「悶燒」 科學家:恐再發生爆炸
4.完整新聞內文:
位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曾經在1986年發生核子反應爐破裂事故,堪稱是史上最嚴重的
核災事故之一。雖然當時科學家在車諾比核電廠的4號反應爐上建造了「石棺」來防止核
災中產生的放射性污染繼續向大氣擴散。不過最近有研究發現核電廠的地下室疑似有核分
裂反應,恐怕又會再引發一次爆炸。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發生後一年,科學家在4號反應爐上建造了「石棺」來防止核災中產生
的放射性污染擴散,但石棺裡頭也因此瀰漫著灰塵、以及熔岩狀的「燃料覆蓋物質」(
fuel-containing materials、FCM)。根據《LiveScience》報導,監控核電廠的科學家
發現,最近已經封閉的核電廠反應爐的地下室中,發現中子數量急劇增加,中子數量增加
代表著裡頭正在進行新的核分裂反應。核分裂是由中子撞擊所產生的,在分裂過程中會釋
放出巨大能量,目前世界上核電站均是以核分裂方式產生熱能來發電。
英國雪菲爾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核料化學家海特(Neil Hyatt)向
《科學》( Science)雜誌透露,裡頭的放射性廢物正在像餘燼一樣悶燒,如果長時間不
受控制的話,這些餘燼可能會完全點燃,導致下一次爆炸。
不過核電安全問題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薩維利耶夫(Maxim Saveliev)認為,如果真的產
生爆炸,並不會像1986年的事故一樣具有破壞性,可能只會在石棺當中爆炸。但薩維利耶
夫進一步表示,儘管是封閉性的爆炸,也會造成清除石棺裡頭的FCM工作變得相當困難,
爆炸也可能會造成石棺倒塌,讓當地又再度充滿放射性物質。
維利耶夫指出,當地中子數量已經穩定上升了4年,雖然可能會持續增加且不會引發任何
事故,但如果中子數量繼續增加,科學家恐怕得出手干預。不過當中的輻射水平過高,人
類是無法忍耐,只能依靠抗輻射的機器人進行遠端操作。根據《科學》雜誌指出,烏克蘭
希望能夠提出一項詳細的計畫,在9月之前著手清除車諾比裡頭持續悶燒的FCM。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nownews.com/news/5269242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