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台灣大多數還是抄表制的吧
除了特殊用電單位智慧電表外
水表好像只有北水處去年有跟民間合作弄智慧水表
不知過了一年成效如何?
我家本來想換智慧電表改時間計價制
不過粗算一下
除非我家用電繼續增加 不然好像不划算
冬季平均一個月不到500度
夏季最高一個月快1000度
一年平均雖然有到700度 但好像不適合呢
不過回到水表的部分
台水好像沒有像台電一樣有要更新智慧水表的計劃呢?
如過全台灣都改用智慧電表水表的話
是否能讓台灣的供電供水更智慧化
進而改變整個供給制度
達到不缺水不缺電的效果呢?
可惜政府好像沒特別再推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