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genet觀點
http://www.genetinfo.com/investment/featured/item/5789.html
2.記者署名:
日期 : 2017/3/1 作者 : 夏彌新(生技醫療第一站)
3.完整新聞標題:
解盲失敗的基亞和浩鼎 有甚麼不同
4.完整新聞內文:
Genet觀點:基亞PI-88三期數據確定未達標,然此結果已非重點,未來的展望更是關鍵
,以下為基亞與浩鼎解盲後的比較:
1.名人加持
浩鼎治療乳癌的OBI-822有台灣企業家尹衍樑、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還有美國創業家張念慈
攜手合作,而基亞肝癌新藥PI-88則是由醫生創業的張世忠家族、中研院的陳定信院士以
及陳培哲院士共同合作,都是台灣一時之選,當初市場也有很高的期待,聚集的鐵粉也
有鋼鐵般的意志,不過綜合來說,浩鼎的「實力」遠在基亞之上,是國家的指標案件,
所以浩鼎重挫對投資氛圍的影響也更大。
2.訴訟問題
之前基亞與媒體間有小小官司問題,後來基亞釋出和解善意。不過,浩鼎的官司是由檢
方起訴,牽連比較廣:包括貪汙罪、內線交易,所涉及的人都是高階管理階層,可能衍
生出公司治理與經營等問題。
3.解盲失敗下一步
審視台灣12家新藥公司三期臨床實驗,只有兩家市場的「超級巨星」基亞(2014年7月)和
浩鼎(2016年2月) 之「意外失敗」,以及較不注意的北極星。
不過,浩鼎鍾情醣分子的技術平台,所以雖然「全球二期」解盲失敗,但是全球三期臨
床必須要持續作下去,國際專家的意見認為應該找到精準的生物標記,再思考往「次族
群」研發下去,現在投資人也都關注新的全球三期臨床設計的方向與執行。
而基亞沒有所謂的技術平台,主要是藉由多方授權來分散風險,肝癌新藥PI-88雖然失敗
,未來也有能往「次族群」走下去的可能性。不過就如基亞記者會所說,還需要聽取更
多國際專家與相關法規專家的意見,也就是說即使不繼續走下去,仍還有與日本、中國
等國際合作的溶瘤病毒與其他疫苗的研發,讓投資人可以期待。
4.籌碼
基亞解盲失敗後,股價從486元到50.60元一路到底快速重跌了將近90%,而浩鼎則由755元
一路跌跌漲漲到226元,大跌近70%。法人認為,以基亞跌勢來看籌碼面似乎清得較乾淨,
而浩鼎畢竟是重要指標,所以還是有鐵粉和名人資金的加持。最近浩鼎的反彈,也帶動
「兄弟股」中裕的上漲,對生技投資氛圍有一定的加持作用。
浩鼎專屬技術平台的研發與基亞多角化分散風險的研發經營都有其優勢,雖然曾經失敗並
不代表永遠失敗,兩家公司都持續研發找尋新的出路,正是投資人重新審視基本面的好時
候。
6.備註:
※ 一個人三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2017的新聞,高端的前身基亞解盲失敗,
然後被拿來跟同樣也是解盲失敗的浩鼎做比較
解盲失敗沒什麼,生技就是因為經常失敗才被認為是高成本的投資
被蔡政府吹噓成一定會成功,才是不合理的
我也不反對在解盲前政府就跟高端簽約,以政府扶植產業的角度來說
但是你必須要在這支產品真的能上市的時候才投入商業啊
東西沒做出來,就趕鴨子上架的要人民打,良心在哪?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說法
這種東西不能稱作疫苗,他只是一種用生物技術合成的蛋白質液體
所以不該叫國產疫苗,應該叫國產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