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蘋果
2.記者署名:李姿慧
3.完整新聞標題:
分析|已公告嚴管還上路要付出塞車成本 專家:「應採預約制」違者重罰
4.完整新聞內文:
端午連假首日,為避免國道成為防疫破口,交通部除對雙鐵和客運做總量管制,國道也實
施史上最嚴格匝道儀控管制,豈料仍有不少小客車等上國道,讓交流道大排長龍。學者建
議,交通部應推動「預約制」,除公共運輸、救護和物流、上下班可預約成功,其他皆不
放行,未預約上國道就重罰。另有學者認為,此次以防疫和減少移動為目的,有這樣的結
果是必然的,事先已公告仍上路,本來就要付出塞在匝道的成本。
消基會交通組召集人李克聰表示,國內疫情嚴峻,採取交通管制是必要的,但方法可以做
得更好。他認為,這次管制為返鄉民眾,採用國道預約制是最好的方法,預約式的etag科
技化交通管制是以車牌號碼及旅次目的預約上路時間及路段,若是跨區交通而不是物流運
送、公共運輸及必要通勤,就不准在這三天上路,要是違反就重罰。
李克聰表示,交通部如果可以事先提早規劃好,不是突然管制車輛,管制上就會做到更好
。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則認為,如果防疫是政策目標,這個國道匝道管制措施
是否能成功,就要看是以何者為政策目標,「如果政策目標要減少人員移動,用這種方式
和手段抑制車輛上國道,若結果是上國道車輛有減少,這目標就達到了」。
張勝雄強調,一個政策目標都有好處和壞處,好處就是達到減少人員移動,「壞處就會有
池魚之殃,有需要的人會受影響,這個結果是必然的」。
張勝雄說明,防疫目標就是把運量降低,大眾運輸包括高鐵、台鐵和國道客運都把供給數
量壓低,真正需要用路的民眾只好自己開車,開車又採取比較嚴格匝道儀控手段,匝道儀
控就是在減少進入國道流量,跟雙鐵和國道一樣都是減少供給,有這樣結果是必然,「這
件事情如果有事先公布,事先講好,就沒問題;如果這樣你還是要上路,本來就要付出被
塞在匝道的成本」。
張勝雄認為,交通部執行的行政院的防疫政策,並非提供較大疏運供給政策,從防疫政策
來看,是成功的,「他的目標是減少移動,達成了,反正供給不給你,逼民眾不返鄉,很
多人看到今天交流道塞車的新聞,本來還要上路,就會取消。一定要有災難出來,才會警
示效果」。張強調,這次端午疏運跟過去思維不一樣,原來疏運是提供較大供給,現在是
防疫考量壓抑供給。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612/KKB32OYNHJGUPCAQ655TUSCSCA/
6.備註:
還預約制勒 囧
直接提高過路費二十倍不就好了,你專家還我專家,動點腦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