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moyui (clom)》之銘言:
: 如題
: 日本很多作品都有武士題材
: 一堆遊戲 動漫都是
: 反觀忍者題材好像就比較少
: 歐美是喜歡忍者>>>武士
: 為啥日本反而是武士>>>忍者啊?
因為歷史上,掌權者是武士
忍者只是一種職業、一種生存方式
他們為 掌權者-武士 服務,換口飯吃,僅此而已
不管是混入敵中當間諜、混入敵中放火、收集情報
忍者只是武士(大名)底下的工具而已
天正九年的第二次天正伊賀之亂
織田家為了一雪兩年前出乎預料敗於伊賀眾之辱
大軍從四方亂入伊賀國,約二十天程度就擺平伊賀眾
伊賀眾雖說擅長忍者之術,但並不是像傳說中飛天遁地那種意思
而是指偽裝、諜報、放混亂這些工作
伊賀眾各自有各自的城館,一有事就聚集一堂商量辦法,稱為「惣國一揆」
雖說如此,並非團結一致,而是各有盤算
隨時都能為了利益,見風轉舵
在加上這些各自的小城館,多是位於平地的單郭式小城
這些小城館面對織田大軍,毫無招架之力,死的死、逃的逃
逃的還被下令強力追捕,伊賀眾在此戰後所剩無幾
隔年的本能寺之變,殘黨見機籠城抵抗,但基本算不上威脅
時代就這樣下去,經過秀吉、到了家康的時代
這些擅長忍術的伊賀眾,紛紛到各大名家找工作
日本各地領主,多少都有雇用這些人當家臣,負責情報、警備的工作
但江戶時代已是太平之世,這些人沒有太重要的責任,俸祿低微、地位不高
福山藩水野家在元祿年間的記錄,家臣裡有名為「伊賀組」者
共有二十人,每人年俸二十石五人扶持。
接在筒井定次之後,在慶長十三年接手伊賀國的藤堂高虎
為了解決殘存的伊賀眾問題,創立了「無足人」制度
將這些人編為無俸的「無足人」,介於武士與農民之間
平常是百姓,一旦有事時服軍役、准許「名字帶刀」(有姓氏、佩刀)
顧及這些伊賀眾以往榮光的一點面子,同時減輕藩裡的經濟負擔
這些人在藤堂藩家臣中的地位
根據寶永六年(1709)的記錄,藤堂藩家臣從家老算起,共一百零八個職役席次
「伊賀者」排在第九十。
被幕府招攬的伊賀眾,大多被編至「御庭番同心」,
負責密探工作以及江戶城、江戶各地的警備工作,到後來有點像保全。
所以那些傳說中的忍者、忍術,僅只存在於傳說及影視文化裡
在歷史上並不是太重要,政治的核心是在武士,忍者只是為武士奉公的一個角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