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enny41606 (ㄨㄏㄈㄧ)》之銘言:
: 一開始南宮博士,或者是遊戲產業都混得有聲有色
: 後來成立上班不要看,也靠著新穎的題材變成獨樹一格的優質頻道
: 後來的人生晚長,偶有爆點的故事內容以及孤獨的美食廢人那種優美的調性也很吸引人
: 但後來越來越慘,蔡哥、大黑、麻希進來後,內容越來越不好笑,有梗的成員也慢慢離開
: 蔡哥進來後我唯一覺得真的很好看的系列是歐基搞根做,有種精簡版的木曜四風格,但是
: 也有上班不要看原本的趣味性,結果後來居然直接放棄
: 最近這段時間最受不了的就是超級爛的標題,真的不知道是誰想的,比新聞標題還爛真的
: 很難想
: 呱吉以前讓我有種感覺就是喜歡奉承自己喜歡的人,我不懂為什麼你自己也混的算是有聲
: 有色,幹嘛一直做這種讓人看清的行為
: 再來是完全不了解上班不要看的頻道現況,已經有種康輔社自爽的味道了,卻還是覺得團
: 隊的企劃沒問題,以前看他的直播會提到「明天上的影片很強!真的很強」結果出來的影
: 片無聊到不行,讓人越來越懷疑他們的水準跟眼光
: 唉只能說很難過也很洩氣,
: 呱吉怎麼走到這步的?
: 有卦嗎?
本來以為你在問呱吉從政什麼的,
正想留言什麼,但仔細一看原來是網紅觀察家:
在問呱吉的決策造成上班不要看的現況?
那身為上班不要看曾經的腦粉、現在還是普通觀眾應該可以回一下。
==
大家在講蔡哥的爛,我覺得對這個人設是「看起來是處男的陽光大男孩」
實在不夠公平。
蔡哥接替伯夷、超哥之後的確做出了一點風格上的改變,
在團體中有了新的朋友、在熟悉與不熟悉間大家在摸索合作的風格。
那時的上班不要看真的還蠻棒的。
那時的上班不要看跟蔡哥都好像準備起飛一樣。
後來的確有些不錯的企劃、補的人越來越多,
蔡哥、大黑、小餅、麻希,蔡哥曾經說過他有時在影片會稍微強勢,
是一種做學長的責任,覺得應該由他拉主key。
這點其實我是買單的,
可以看的出來雖然觀眾很喜歡上班不要看這個團隊私底下的相處風格,
但畢竟是一間公司、不可能上班時大家永遠在嘻嘻哈哈。
在影片呈現上大家相處開心還是要有一個主key把這個流向導向企劃的終點。
只是在不斷feat各大節目、
木曜合作、七月半,蔡哥的主持功力其實除了信心外沒有明顯的進步。
這並不是說他爛,絕對不是;就只是普通。
一個人有了信心,主持的風格就會穩,
穩了以後接著就可以呈現出自在的表演輸出。
但穩定的普通輸出,在大家都進步的ytr世界就會顯得
「不值一看」
想想蔡哥Feat多檔節目、ytr,
大家慢慢習慣這個人的表演方式。
大概爛梗、好梗就是那樣,
成語諧音已經有點硬湊、
尷尬大男孩尬了二、三年還在尬。
訪問起手式還是:「所以你有什麼想法? 」
就是普通而已。
要說爛,說真的爛的定義有一種「隨便誰都可以取代他的意思」
真要說讓一些普通人上去表演我們只是自以為可以跟他一樣表演,
但我保証,我們絕對做不到。
不過想來也有點有趣,
FEAT了多人讓很多觀眾認識他;
卻在自己公司辦的走鐘獎(3rd),
差點因為自己訂閱門檻不到
而過不了關。
還在直播希望大家訂閱……
這個嘛…… 頗令人意外也不意外。
===
至於大黑、小餅,
呱吉在去年有說過會讓後勤的專注後勤、表演的專注表演,
這個明確的分工在中小型團體企業是很重要的。
一般的小公司,企業主最自豪的就是「我們公司小,彈性大」
老鳥也會跟你說「因為我們公司人數少,所以你什麼都要會」
「我們公司是一條龍,你就是那條龍」
就是希望每個人可以全能型戰士,
能演、能剪、能業務
能搬、能打、能開車
能說、能做、兼打掃
這種在公司草創絕對不錯,
而且彈性大對外方便、對內靈活。
發展成熟後,如果還是這樣,
就會造成經濟學上說的規模經濟。
甚至會有工蜂效應。
加上每個人技能樹不是都點一樣,
一定有人先天技能骰到比較集中,如果大部份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走
「全能型獨幹」 到最後一定是大家都卡在那邊,
也會讓員工做到自我懷疑,
我他媽的今天又要剪片快爆掉了、還要陪你表演?
所以看的出來,呱吉做出這決定後,
小餅跟大黑就慢慢的退出第一線。
===
企劃上,前二年youtube大黃標。
網紅不得不對演算法低頭。
每個在幹譙黃標,但又不得不繼續依附youtube。
所以上班不要看從最初的「真正讓你 NSFW 的東西」
到現在變得和樂融融、大家開開心心的團康合作社。
以前他們一直說是不是變得越來越粉絲向,我一直以為是好的意思;
但後來發現這種粉絲向是「讓大家都可以接受、不侷限TA的設計」
以前的NSFW是偏輔導級,
開點小黃腔,但不會到噁心。
現在的NSFW就是普遍級,
然後呱吉三不五時在自己IG、FB 或影片說要幹東燁(以前是小歐)
好像這樣子還可以假裝自己跟以前一樣NSFW、我說幹就幹~
但大家都知道,那只是普通的、普遍級的東西而已。
美食廢人、巴傑羅斯 畫室已經不復再現。
一個是呱吉重義,說這是尊重伯夷、超哥。
一個是阿傑的離開,雖然可能會合作,但我相信依照現在普遍級的取向
頂多就唸歌詞梗了
這就是商業取向、畢竟他們不只是服務粉絲、他們要吃飯
YOUTUBE的黃標、
業配主同不同意。
不過不得不說,AK的回歸真的讓企劃力整個大提昇。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企劃質感有發展出新的風格,
至於是好是壞?我也不知道。
====
那句「明天上的影片很強、真的很強」真的是呱吉直播的口頭禪,
我以前也在某篇文有嘴過,
但想一想身為一個老闆、又具有自己的高流量。
總不會不挺自己公司吧?
這點就原諒呱吉了。
====
上班不要看真的顛峰就是忠孝東路走九遍的那二次,
在YTR裡做出大企劃的創舉、
也做了一個超屌的業配合作。
走鐘獎的演出,雖然落賽但也埋下好種子。
他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自己創立業界的規則」
燒了一年的走鐘獎、後來YTR以參加此為榮、現在各大自媒體創作者都投稿
這簡直是創業典範。
=====
做個小結論:
你問呱吉或是上班不要看為什麼會走到這步,
市場的改變與呱吉的議員生涯兩者都有。
但市場的改變有很多種變數:
老觀眾成長後自己有更多想法、
討好新觀眾而改變演出方式。
然後在遇到一些不理性的網友,
看看dcard有些非常惡意引戰的那些人、
直接對ytr每個人都人格審核惡意檢驗。
使得創作者對每件事都小心翼翼,
只差沒有在每部影片摘要直接打
「對不起、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先道歉就是了」
這些都是市場的改變。
最後說到「走到這步」 我覺得一個公司本來就有起有落,
不可能天天漲停板,現在上班不要看就是在一個轉換實驗期(我覺得啦)
你怎麼可以確定走到這步不是他們精心計劃呢?
(喔,應該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