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過三代,才知穿衣吃飯。
中國菜的特色:色、香、味俱全。視
、嗅、味三感滿足。
傳統日本料理,就只學了色,視感滿
足。好看,不好聞,不好吃。
因為日本自古就缺乏天然資源,貴族
和平民飲食雖有差別,但畢竟受資源
所限,也就只能強調色這一感了。所
以傳統日本料理,食物烹煮清淡少油
,漬物鹹酸,味、嗅感都不太理想。
從江戶時代中期,江戶繁榮興盛,貴
族和平民間飲食水準才拉近了差距。
直到明治時代廢除禁肉令,飲食多樣
化,日本料理才活化起來。
不過日本料理真正向色香味俱全境界
進軍,還是二戰後美國爸爸主導經濟
昌盛才開始。
再過百、八十年,日本料理完全轉型
,講究色香味俱全,可以預期。
※ 引述 《bb0x0 (絕對絕望社畜)》 之銘言:
: 日本料理比起味道,更加追求食物的鮮艷色彩、以及精緻的美感,因此和食也因而被評為
: 「眼睛的料理」,為「外觀過度適合欣賞,只是吃掉的話,會倍感可惜」之意。導致這一
: 現象的原因是由於日本人對「擺盤」的執著。日本料理中杯、碗、盤的式樣採用櫻花、楓
: 葉、松樹、假山、屏風、扇子、和紙、漆器[3]等裝飾物,這些被稱為「日本風物詩」的
: 器具能營造出高雅的美感。另外,日本料理的器具和烹飪形式中也有很多是從中國的唐朝
: 、宋朝和元朝這裡學過去的,但其中的大半在中國本土已經失傳了[4],卻能在日本發揚
: 光大。
: 真是有夠拉麵壽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