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水 地鐵被淹 多人死亡
https://tinyurl.com/2p2zs7f2
鄭州7月20日大淹水,地鐵受困隧道,大水漫入車廂,導致多人死亡。(網路截圖)
【大紀元2021年0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易如、駱亞、林岑心採訪報導)7月20日,河
南北部多地因特大暴雨成災,鄭州市更是一片汪洋。鄭州地鐵5號線「海灘寺站到沙口路
站」隧道內出現大水倒灌,列車停駛,數百名乘客被困車廂內,積水漫進車廂,水位及胸
,多人失溫、缺氧、暈倒,數具屍體停放在月台上。
據鄭州市民李雲(化名)告訴大紀元,鄭州地鐵淹水,淹死很多人。市區裡到處漂著汽車
,還淹死多人,現在尚不知死了多少人。
李雲說,「非常嚴重!市區裡面很多地方已經斷水斷電,地鐵裡面進水,(淹)死了很多
人;很多小區的車,都被沖走了,也有很多人被淹死。鄭州現在到底死了多少人?不知道
!」
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在官方微博「鄭州發布」21日3時50分發布消息證實,20日傍晚6時左
右,連日暴雨積水沖破擋水牆,進入線路區間,令5號線列車在海灘寺街站及沙口路站隧
道停運。地鐵水浸事件最少12人死亡,5人受傷送院。但外界質疑不止這人數。
https://www.youmaker.com/video/344fc2c2-9950-46bb-ba1a-954f82fc1876
https://www.youmaker.com/video/71e8a679-21be-4b62-b920-6aa307a828a2
鄭州災情非常嚴重 地鐵驚魂
李雲表示,鄭州大水視頻是真實的,「鄭州市區地鐵進水、地鐵淹死人,我朋友他們一個
小區的人,都在那個地鐵裡面,他們拍的視頻,現在網上傳。」
「他們還拍攝,小區裡面的汽車和電動車都漂起來了;還有街上,淹死的那些人;還有人
被水沖倒之後被水沖走了。那些視頻,那些都是真實的,都是我的朋友,或者我朋友的小
區的人(拍的),都可以追溯得到拍攝人的。」
李雲說,這次鄭州市大水漫灌,比周邊山區鄉鎮的災情還要嚴重,「鄭州市區很多小區汽
車都在上面漂著,地下橋全部被淹了。很多橋垮塌,鐵路橋也有垮塌的。」
有網民發帖求助說,一些大型醫院也出現斷電情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樓淹水加上
停電,造成ICU呼吸機無法使用,呼吸重症患者維生困難。
李雲也證實說,「我們這裡也沒有水,也沒有電,我的手機一會兒也沒有電了。鄭州一層
房的商鋪很多已經進水,很多已經被淹了,我有很多朋友住在鄭州的北區和南區,他們說
自己小區那裡,已經斷水斷電了。」
突遇暴雨停電 下班路上險象環生
鄭州白領上班族張先生告訴大紀元,他今天下班時,路上車輛全部停駛了,車輛幾乎九成
多都泡在水裡,「我們鄭州的最大的一個主要幹道,(積水)可能就是一米深,我是淌水
過來的。」
他說,辦公室突遇停電,「像我今天上班的三十樓,忽然停電了,我們就步行下來的。現
在寫字樓裡,有許多人都沒有回家,留在單位裡邊。」
張先生還說,回來時,看到路上的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因為路上有許多孔蓋,有些孔蓋
被水沖掉了,正從裡面冒水,怕會踩到這些不安全的地方,許多人排隊過馬路,每個人都
是小心翼翼地往前,簡直就像是摸著石子過河哪。
https://www.youmaker.com/video/18e886bd-e972-4cc2-aa01-7f31f29ffdf8
https://www.youmaker.com/video/a0f23b28-f4f0-4a23-803d-5a486d21aaa8
水庫水位超警戒線 民眾質疑洩洪
據官媒央視報導,河南鄭州常莊水庫水位持續上升超警戒線,7月20日上午10時57分,常
莊水庫水位達到127.87米(警戒線為127.49米),開始每秒鐘3立方米洩洪。
張先生表示,不確定淹水和洩洪是否有關,但網上已有提醒小心洩洪的信息,「有微信上
通知的,不是真的假的,微信上說的是晚上不要睡死覺,防止洩洪什麼的。」
不過鄭州市民李女士認為漲水與洩洪有關。她告訴大紀元,今天下午突然就開始漲上來了
,臨時通知的洩洪的,但當時水已經起來了,之前是不知道洩洪,因為是一直在下雨,沒
想到是洩洪,然後水位漲上來之後,才發洩洪的消息。
市民質疑政府並未提前疏散低窪民眾
中央氣象台7月20日18時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預計7月20日20時至21日20時,河南中北
部、河北南部、山西東南部等地會有暴雨到大暴雨,河南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70
毫米)。
李雲擔憂表示,幾天前當地天氣預報就報導將有連續多天的強降雨,「知道有雨要來,有
些住得比較低的市民,有可能被淹的,為什麼不提前通知,讓低窪人們轉移到地勢高的地
方去?」
他還質疑政府失職,「這些氣象預報説明什麼?政府的人不知道嗎?現在那些地勢低窪的
村子都被淹了,那裡手機沒有電,沒有信號,他們想求救,怎麼求救?」
責任編輯:李穹 #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7/20/n13102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