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alalalaluk (多用點心)》之銘言:
: 小弟我才疏學淺
: 自我冥想了一段時間都沒有什麼進展
釋迦牟尼佛說過只有四念處禪修才能發展出世間智慧、斷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1
雜阿含經(一一二五)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對佛弟子來說要想了解佛法重要的必要條件是親近善男子、聽正法,
如果只是自修佛教經典卻不親近善男子、聽正法這是錯誤的修行方法。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0_005
別譯雜阿含經(一〇二)
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
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
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觀受念處、觀心念處、觀法念處。若人不修四念處
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則不免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如是等人,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若
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即親近甘露法。若親近甘露法,即能得免生
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即說離苦。」
只有修四念處才能發展出世間智慧、斷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
不修四念處就沒辦法發展出世間智慧、斷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
因此佛弟子必須親近上座部佛教善知識、聽正法、依照善知識教導的正法修四念處
才能斷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
: 感覺冥想應該要很有用阿
: 比方說 變聰明R
: 參透宇宙萬物之類的的
智慧的特性就是清楚了解是非對錯、了解真相、了解真理、了解真正的因果,
學佛教的四念處禪修會了解禪修不會依照我的計劃發展(無我),
所有眾生都不想要討厭的所緣只想要可喜的所緣,
不過實際上不管怎麼努力所有眾生一定會遇到很多討厭的所緣,
就算是釋迦牟尼佛一樣會遇到很多討厭的所緣(例如提婆達多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只是釋迦牟尼佛已經斷除所有貪嗔癡斷除所有煩惱所以不會因為遇到討厭的所緣而煩惱。
不管四念處禪修時遇到討厭的所緣還是可喜的所緣,
四念處禪修者就只是如實覺知所緣的變化、生滅、無常、苦、無我,
如此就會逐漸增加智慧。
: 而且一群人坐在一起冥想
: 也不知道誰真的比較厲害
: 有沒有怎樣冥想最厲害的八卦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