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課本古文為何不選錄嘴砲文頂級的維摩詰經

作者: PTTHappy (no)   2021-08-07 11:02:57
維摩詰經的漢譯版文言文,其實如果當作一部「文學作品」(如同外文系會開「聖經文學
」的課,但不意謂要學生當基督徒)在「文言文修辭」技巧上其實可以供寫作觀摩之用:
看作者(不知名,天曉得是不是阿難所背誦的佛陀所言。畢竟這部經獲得北傳佛教承認
但未被南傳佛教承認)所描寫當事人之間如何打得一口高來高去的好嘴砲。
這其實可以不必涉及宗教信仰(你不一定要信佛教,純粹是欣賞一篇嘴砲文寫作範本),
都可以用來作為寫作功力的鍛鍊。不清楚中學國文課本編輯委員會裡面那些老古板們怎麼
沒有考慮收錄呢?明明經文文筆酣暢,比一堆文旨教忠教孝但文筆低下的選文有趣多了。
本文指的是尤其是這部經裡面的「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本來前幾品之中,嘴砲王維摩
詰曾經詰倒過幾位大菩薩與阿羅漢(包含阿羅漢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導致佛陀問誰能
去探望一下生病的維摩詰,蠻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以免去被嘴砲王維摩詰洗臉。
於是大菩薩中代表智慧的文殊師利向佛陀請纓出馬去見維摩詰,兩大嘴炮王如同唐伯虎與
對穿腸一樣「對」嘴起來,終於大致不落下風,沒有丟身為佛陀使者的臉。節錄部份原文
如後:
......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
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又問:「以何為空?」
答曰:「以空空。」
又問:「空何用空?」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
又問:「空可分別耶?」
答曰:「分別亦空。」
又問:「空當於何求?」
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
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
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
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
。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