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yosushij (Toyosushij)》之銘言:
: 1.媒體來源:聯合
: 2.記者署名:陳雨鑫
: 3.完整新聞標題:陳時中四張圖還原「3+11」決策 強調已做好多項配套措施
: 4.完整新聞內文:
: 2021-08-13 14:33 聯合報 / 記者謝承恩、陳雨鑫、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在記者會上澄清,機組員放寬「3+11」邊境管制
: ,並非是社會破口,遭國內專家學者砲轟。陳時中今天再度於記者會澄清,在去年12月31
: 日以前都是採「3+11」,採行3天居家檢疫、11天自主管理,之後配合秋冬專案於1月1日
: 將長短程航班者,進行修改,強調「機組員在管理上除了染疫管制外,也要兼顧飛航安全
: 及身心狀況」,也有同步進行多項措施管制。
: 指揮中心針對機組員等邊境管制,陳時中今天還原時間軸,他表示,去年12月31日前,皆
: 為「3+11」之後也發生另一航空有本土案例,於是針對行航空管理進行精進作為,將長程
: 航班者改為7天居家檢疫採陰、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另外除了染疫管制外,也要兼顧機
: 組員飛航安全及身心狀況,實施三個月後改為「5+9」,防疫重點包含民航局要督導外站
: 及機上做好全程防護。
: 他表示,在「5+9」政策實施一個月後,也在4月15日後回歸「3+11」並要求飛航零接觸且
: 在12月31日以前的「3+11」原先並沒有三天後要採檢,在制度上也需要加採,強調在這段
: 期間機組員不管是出國動線或填寫間抗聲明書、配戴口罩、車上不交談、不飲食等都有相
: 關要求。
: 除此之外,機組員在機場到旅館,要快速通關消毒防疫車輛、有健康的司機接送等,專門
: 廁所全程防護、外宿一人一房等,只要是境外旅館可以做到的話,都要用一次性房卡,就
: 是開了門就無法進來,避免很多接觸餐點都要接觸,公司也有專門機制,組員要報告行動
: 跟健康,返國也是防疫專車接送,抵台快速通關等,並能夠監視機組員進出時,都可以確
: 保零接觸,才有後續「3+11」及採檢陰性的管理措施。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s://reurl.cc/yEVXra
: 6.備註:
: ※ 一個人三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看起來很多配套
但你CDC告訴我們
這個病毒至少要隔離十四天之後,傳染力才會降到一定程度
所以推行14+7
入境者居家檢疫為阻絕疫情進入社區最有效策略,目前無實施普篩必要
https://reurl.cc/MAED8p
經過14天居家檢疫,其傳染力已大幅降低或幾乎已無傳染力,於檢疫期滿後再自主健康管
理7天,持續密切追蹤健康狀況,已可有效防堵社區傳播風險。
也是你CDC告訴我們
這個病毒潛伏期多數為5-6天
CDC-疾病介紹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vleOMKqwuEbIMgqaTeXG8A
潛伏期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至發病之潛伏期為1至14天(多數
為5至6天)。
但你講的這堆所謂配套
哪個可以解決
3+11的三,比多數潛伏期5-6天還要短很多
又是怎麼解決3+11遠比14+7要短得多
這些問題?
在他國
人家配套是用疫苗施打
給飛航人員優先打疫苗
降低他們染疫風險
放寬管制期也算是理所當然
但你CDC的專家那時是怎麼說的?
柯文哲稱機組員應第一優先接種 李秉穎:國際笑話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5060106.aspx
但專家反駁,若機組員接種排序比守住醫療量能的醫護更優先,會讓台灣變國際笑話。
多項配套
為啥就沒有一個是叫作疫苗飛航人員優先?
配戴口罩、車上不交談、不飲食等等
這玩意跟放鬆管制期到3天有甚麼關係?
放鬆管制期低於多數5-6天潛伏期有甚麼關係?
放鬆管制期遠低於感染力大幅下降的14天又有甚麼關係?
護航者愛說科學證據
麻煩告訴我就科學而言
3+11的科學依據到底在哪裡?
配戴口罩、車上不交談、不飲食這些玩意就有辦法降低管制期?
那一般民眾還關14天幹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