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台灣和南韓的民主是不是要感謝美國爸爸

作者: Wiha5566 (鹼民一號)   2021-08-22 06:27:46
小弟偶然看到一篇文章,
才發現原來南韓在二戰後也是獨裁體制,
跟台灣的民主化歷程根本驚人的相似。
雖然美國爸爸為了自己的利益幹了不少鳥事,
但如果沒有美國施壓,民主可能胎死腹中。
其實美國也冷眼旁觀過獨裁鎮壓,
還好沒有一直冷眼下去。
話說,享受民主的我們,
在罵美國自私自利的同時,
是不是也要由衷感謝美國爸爸願意推一把?
轉文自:https://tinyurl.com/kp263t82
那似曾相識的八十年代:台灣南韓最後的獨裁者蔣經國與全斗煥
對不少香港人來說,台灣和南韓是最值得羡慕的東亞國家。兩個國家都曾經歷過極權的
歲月,卻在 1987 年一系列的社會運動之後結束了他們的專權,退位讓賢,並讓繼承者
完成國家民主化的第一步。這兩個國家的故事,成為了從極權國家過度至民主國家的典
範,不少香港人也希望香港得到這一結果,但要走上這條路,可說是崎嶇滿途,不只是
民眾付出無數血汗,也經歷了一輪政府內部的政治角力及國際大環境的轉變,碰上不少
歷史上的偶然興時機才能成功。
台灣興韓國一樣,都是位於漢字文化圈,近代經歷過日本殖民的國家,兩者在日本統治
期間踏上現代化的步伐,發展工業,在二戰後重新由自己民族的政權掌權,但因冷戰格
局,在五十年代面對同一民族的共產主義政權中國及北韓的威脅,因而選擇靠美軍進駐
來保持自身政權,繼續行資本主義制度,高舉民主自由的旗幟標榜自己是自由世界的橋
頭堡。在冷戰格局之下,為保政權,兩個國家實際都選擇了與民主自由背道而馳的威權
主義,透過嚴刑峻法,無情的軍隊警察與無孔不入的情報系統,不只嚴防共產主義的傳
播,也打壓各式各樣追求真正民主自由的異見,以求政權的穩定性。雖然兩國皆有標榜
民主自由的憲法及選舉,總統由全民投票產生,但選舉往往受到操控,只容許執政黨獨
大,其他政治團體皆受到打壓,憲法賦予的媒體及言論結社自由也遭到貶抑。但同時,
兩國皆實現了相對較高的市場自由,以吸引外資進駐及幫助本國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
成功在戰後的一貧如洗下以三十年時間晉升成為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工業國
家。另外,為了安撫民眾,娛樂事業也相對豐富,只要不涉及政治便擁有相對的自由,
以疏導民眾的不滿及麻醉民眾的心神,減低抗爭的意欲。不過,反對的聲音,仍然在八
十年代愈演愈熱。
台韓在八十年代成功晉升中等收入國家,由農業國家變成工業國家,城市人口增加,中
產階級崛起,國民受教育水平比起過去大大提高,更多人能夠就讀大學,開始主動吸收
國外的知識與經驗,以及思考國家的未來。由於與美國親和,台灣與韓國不少菁英皆送
往美國就讀,因而接觸了美國的自由與民主思想,希望母國也能變得如美國般擁有真正
的民主自由,把民主自由的思想帶進自己國家。這些思想傳遍大學社群及城市的中產階
級,使他們成為推動民主化的中流砥柱,應驗了亨廷頓對經濟增長及中產人口增加會促
使國家進入「民主過渡帶」的推論。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台韓兩國皆面臨領導更替
,舊有的威權領導人去世,新的領導人上台,為社會帶來改變。台灣在蔣經國上台後增
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使黨外人士嘗試參選及創辦《美麗島雜誌》,並於 1979 年舉行
世界人權日遊行,引發美麗島事件。韓國的全斗煥以軍事政變的方式上台,更逼使了不
少人因其上台的方式違憲而反抗,其中以 1980 年的光州事件軍隊屠城最為震撼。兩起
鎮壓事件,激起更多民眾尤其是大學生反抗,開啟了八十年代的兩國的民主化抗爭浪潮

本來,蔣經國及全斗煥皆打算維持前任總統的威權管治政策,鐵腕治國,但國際大勢及
國內形勢,以及經濟狀況,已經和過去大大不同。早於七十年代,美國為了鞏固其民主
橋頭堡的地位以對抗蘇聯,開始進行人權外交,不少居美的台韓人士,成立了大大小小
的壓力團體及國會遊說團,推動台韓民主。一些台韓的前高官與學者也紛紛在美國國會
前作證台韓的獨裁,使得美國開始要求部分盟友實行民主化。八十年代初期,美國為免
太明顯的改革會動搖剛上台的全斗煥與蔣經國政府,而選擇只是小罵大幫忙,只要求兩
人不要太過分而未有要對方實行民主化,就連光州事件發生了,美國也選擇沉默,就算
南韓民眾到美國大使館示威也默默看着政府鎮壓反抗聲音,以免民眾推翻剛成立的全斗
煥政權會讓北韓有機可乘。列根上台後,全斗煥及蔣經國已經建立穩定權力,於是列根
便實行「民主規劃」開始以駐軍及經貿影響力甚至威脅停止對台軍售來逼使台韓推行自
由化政策,放寬過往對民間輿論的嚴格控制。隨着中美建交及北韓參與聯合國大會,中
國與北韓的威脅開始減輕,過往的共產主義威脅也得以減緩,台韓政府再沒太多理由以
防範共產勢力來實行專制統治,於是在美國及歐洲各國的要求下漸漸容許黨外聲音傳播
。1988 年的漢城奧運,歐美各國更影響國際奧組委,要是南韓未能解決示威浪潮或強硬
鎮壓示威,會改由其他國家主辦奧運。為了避免出現尷尬的場面,營造美好的國際形象
,全斗煥選擇了妥協,在奧運舉行前退位,改由親信接任及進行政治改革,以確保漢城
奧運順利舉行。
為何韓國與台灣同樣是在 1987 年正式民主化 (全斗煥下台及台灣解除戒嚴狀態),還有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斗煥及蔣經國都自知他們快將離開權力中心。根據全斗煥上台初
自己所修訂的第五共和國憲法,總統任期為七年,不得連任,使得他注定要在 1987 年
下台。蔣經國雖未有限制自己的任期,但他八十年代中期已經糖尿病嚴重惡化,自知其
身體狀況支撐不了多久,行將遠離權力中心。由於自知大限將至,他們需要確保政權順
利交接到自己心儀的接班人,要是民間繼續爭議不斷,只會影響政權穩定,故此只能答
應部分要求開始民主化,以讓接班人得到民眾認可。蔣經國廢除戒嚴令後不久,就因糖
尿病去世,政權順利交接給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全斗煥本想以自己操控的選舉人團間
接選舉出自己心儀的接班人盧泰愚擔當繼任總統,但因 1987 年要求總統直選的示威不
斷,歐美各國以漢城奧運脅逼韓國妥善處理民眾訴求,全斗煥也就只好同意直選,只是
兩名本應擁有相當人氣的在野候選人金大中與金泳三互相
不過,在民主化的大勢下,繼任的李登輝與盧泰愚只能繼續這條路。全斗煥本來旨意盧
泰愚會成為他的傀儡總統,但盧泰愚心知全斗煥已失去國內以及美國支持,再沒多少影
響力,故選擇無視全斗煥行自己的政策,甚至應民眾要求軟禁全斗煥。自知自己是僥倖
獲勝的盧泰愚為了確保自己的政權,決定聆聽美國的意見放寬言論及從政自由,甚至為
了民意而與昔日的對手金泳三合組政黨,讓金泳三成為自己的繼任人,以確保自己在卸
任後仍得到相當權力。金泳三也順利通過直選擊敗金大中,成立首屆文人政府,證明韓
國民主化的成功。雖然他下台後因貪污而被判無期徒刑,但因與金泳三及金大中的友好
關係而得到總統特赦。
李登輝的民主化路線則更有傳奇色彩,他成為總統後,深知自己的文人及日治台灣成長
背景容易受政府與軍隊的一眾外省人威脅,故以黨內權力鬥爭與民主化來確保自己地位
不受威脅。他先是明升暗降最有機會威脅自己地位的郝柏村由國防部長改任行政院長及
打散外省幫與軍系的權力核心,後廢止一系列戒嚴時期的惡化如刑法一百條來籠絡民心
,更開放了國會與省市的民主選舉,讓黨外人士也可參選。一系列的舉動,使他得到相
當民望,於是決定以總統直選來鞏固自己聲望地位。過去可威脅他地位的人物如趙少康
只能另組新黨挑戰,李登輝則在民進黨與新黨之間周旋,最後順利成為台灣第一位民主
直選產生的總統,見證台灣民主化的成功。
兩位繼任人,皆是在威權之下上台,本來大可維持威權統治,可是他們上台之時剛好在
民主化開始之初,無論是民意還是歐美等國皆已經不再接受過往的威權,為了自己的政
權穩定,兩人皆只好繼續放寬言論結社自由,繼續進行民主化。為了鞏固自己當下的權
力以及卸任後的地位,兩人皆加速了民主化的腳步,籠絡過往的反對派,以獲得民意支
持。最後,他們卸任後實現了政黨和平輪換,見證民主化的達成,他們也靜靜退居幕後
,以促成民主化的人之名安享晚年。
要是冷戰氛圍仍然濃厚,美國對反共的堅持多於盟友的民主,或者台灣與韓國的經濟發
展與人均教育水平仍然未足夠,兩國的民主化也不會如此順利。兩個國家的民主化,剛
好成為了東歐民主化及冷戰結束的先兆。香港雖然在八十年代也有幸經歷民主化,但卻
無法避免被中國接管的命運,民主化持續了數十年便因中國決意收緊自治權而走向回頭
路。不過,台韓民主化的時機也有機會出現在香港身上,在新冷戰之下,擁有相當經濟
與教育水平以及民主意識的香港,只要遇上適當的時機,如中美角力及中國需遵守國際
規則重返國際舞台,香港仍有重拾民主的希望,只要香港人肯如台灣及韓國人堅持下去
,把握好機會,終有一天,香港會和台灣和韓國一樣,享受民主自由的未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