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萬簡訊的問題臺灣社交距離APP可以解決
在長榮2名機師確診後,指揮中心緊急針對 110 萬可能的接觸民眾發出簡訊警告,跟過去
萬華案例出現發出的 60 萬簡訊一樣,大量希望尋求協助的民眾造成鄰近醫療系統壓力短
時間衝高,潛在的感染者在醫療院所外等待、群聚,這個作法真的好嗎?
FB 討論 - https://www.facebook.com/k.olc.tw/posts/1904696233037164
Medium 討論 - https://link.medium.com/dKFy88Zyhjb
在確診者的足跡公開後,許多人又開始聚焦在患者私領域的行為討論,但這些討論往往無
助於防疫,同時也會讓更多未來出現症狀的患者選擇隱匿資訊,進而讓防疫出現更多缺口
,影響整體防疫成效。
在疫情發生前,調閱個人通聯紀錄只有在刑責達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嫌犯才能夠進行,而
且需要經過法院個案審查;但眼前為了防疫,從萬華的 60 萬人到這兩天的 110 萬人等同
被當罪犯一樣,被調閱了部分的通聯紀錄進行分析,然後發出警告簡訊,這樣的作法也宣
告著,我們每天進出各種場所掃描打卡的資料只是做白工,更別說那個幾乎被放棄的臺灣
社交距離APP。
但臺灣社交距離APP才是更好的做法,如果眼前臺灣社交距離APP已經普及到一個程度,收
到警告通知的民眾數量大幅減少,醫療系統不會短時間內被癱瘓,媒體與民眾也不會把時
間花在討論病患的隱私,這已經是眼前最能夠兼顧防疫與隱私的方法,但政府寧可繼續用
舊有作法把問題丟給第一線人員!
透過電信資料追蹤除了隱私問題,它的先天限制就是不精準,因此個位數的確診案例就會
需要針對上百萬人進行警告;臺灣社交距離APP透過藍牙技術,可以讓通知精準的發給曾經
跟確診者有 5-10 公尺範圍內的潛在接觸者,透過可被信賴的技術在提高精準度同時保有
民眾的隱私。
如果各種場所對於實聯簡訊的檢查可以改為檢查是否安裝與啟用臺灣社交距離APP,以台灣
民眾配合的程度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讓它有效普及,接著慢慢卸除繁重的疫調工作量,讓
第一線人員可以空出更多心力照顧患者,這個社會也不需要花那麼多心力討論病患隱私,
同時更多潛在的患者也會有更高的意願第一時間取得醫療系統協助,有效避免疫情擴散。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疫病,臺灣社交距離APP的存在讓防疫工作不需要跟掌握病患隱私劃上等
號,就只差更多的信任與推廣,該是時候投入更多心力在新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