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今天舉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並頒發優質報導獎
,衛福部長陳時中出席活動,他強調,疫情下更需要溫暖的社會,期許國人持續發揮「一問
二應三轉介」的守門人精神,讓社會更溫暖;媒體在自殺防治上扮演極重要角色,今年由《
自由時報》獲頒優質報導獎,陳時中肯定優質媒體在自殺議題報導上展現正向力量。
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訂定每年9月10日為「世界自殺防治日」,今年以「Creating Ho
pe Through Action(展現移動 創造希望)」為主題,強調實際行動與正向樂觀的重要性。
媒體在自殺防治上扮演極重要角色,今年由《自由時報》獲頒優質報導獎,陳時中親自頒獎
給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肯定優質媒體在自殺議題報導上展現正向力量。鄒景雯表示,自
由時報系一直有意識、有行動的在關注自殺防治的問題,並對世界衛生組織對自殺報導的「
六不六要」原則有所堅持,發揮優質媒體的正面影響力。
學會統計,台灣的自殺死亡率自2006年總計4406人,每10萬人口19.3人最高峰,逐年下降,
並於2010年退出國人十大死因之列持續至今,去年我國自殺死亡人數下降至3656人,降幅達
17%。
陳時中表示,自殺防治做得好,一定是要有一個溫暖的社會,此次疫情下,民眾壓力倍增,
政府不斷強調隔離、社交距離,讓人與人的交流頻率降低,然而在過去累積的自殺防治堅強
基礎下,政府也不斷用各種方式強化社會安全網,從政府與民間的合作看見防治成效。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指出,疫情期間15歲以上民眾約有45.4%表示自己過去一個
月以來因疫情關係感到壓力,其中佔率較高前兩項分別為工作/經濟壓力30.8%(去年僅23.4
%)及日常生活壓力29.8%(去年僅24.8%),且因疫情關係感到壓力的民眾,同時承受著情
緒困擾問題。
去年我國自殺死亡人數下降至3656人,降幅達17%,然而值得關注地是,「14歲以下兒童及
青少年」及「75歲以上老年」兩族群出現增幅,分別增加11人及29人。李明濱也強調,台灣
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下,已挺過首波的心理社會衝擊,但也千萬不能輕忽疫情的長期壓力,全
民仍需同心協力共同邁向疫後心理重建。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66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