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久了,從開始推台灣PAY以來,公股銀都是這樣推阿
大概4年前左右,當時Apple Pay、Samsung Pay 剛進台灣
政府就要搞一個台灣Pay,說要有自己的電子支付
推了台灣Pay財政部為了面子,都會找八大董事長去
然後檢討綁定用戶排行,落後的銀行很難看
所以董事長回去就會想辦法提升綁定用戶
想當然,壓力就轉嫁到行員身上
但當初優惠爛,又沒信仰加成,根本沒人在用
就是行員自己綁,跟拉家人朋友
後來其實台灣Pay就有比較多很好的優惠,記得有時有到20%吧
但始終無法成為民眾習慣,也許跟合作商家少也有關
信用卡大家還是刷Apple、Samsung、Google Pay
掃QR code還是用街口、Line
推廣度依然低落
所以各種活動時,如繳稅阿,綁N倍券阿,還是行員拉家人朋友用
※ 引述《ichbinZooey (Zooey <3)》之銘言:
: 中秋連假回家
: 任職銀行的爸爸問說能不能把健保卡給他
: 因為他們銀行規定要每人拿五個親友的證件綁他們銀行的五倍券
: 而爸爸說他會在那之前直接先將五千現金給我
: 因為爸爸老是在被要求「做業績」,沒做到業績就會被洗臉
: 所以這次也理所當然的幫助他「交作業」
: 但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銀行要做這種事情……五倍券直接進入銀行是有什麼利益可圖嗎
: ?
: ….然後這件事(或許)合法嗎?
: 爸爸十分慶幸地說,「至少我們只要繳含本人五個人的就好了,聽彰銀的朋友說他們一人
: 要繳十五個人呢!」
: 有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