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富比士:核電將要迎來全面量產的時代

作者: roex0608 (BorEXE)   2021-09-21 18:22:07
富比士:核電將要迎來全面量產的時代
中時新聞網 江飛宇
在主要工業國家對於降低碳排放已逐步達成共識的情況下,一場核能復興運動正在悄然的
快速展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首次上調了未來幾十年,核能發電裝置容量的增長預
測,這是自十年前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以來,最明顯的核能復興徵兆。《富比士》(Fobes)
一篇專文認為,核能反應爐有可能量產化,也意味著核電的快速普及與成本下降。
這篇由能源經濟學家邁可‧林區(Michael Lynch)所寫的評論,提名為「核電終於迎接T 型
時刻的來臨嗎?」,預測核電在未來十年會有相當快速的裝機量。
標題所說的T型,是指「福特T型車」(Ford Model T),它是第一種生產線化的工業產品,
後引申為高速大量生產與價格普及。
以往人們分析核電,都會說「運作成本很低,但興建成本太高,而且曠日費時」,但是這
種情況即將改變。核電以過去之所以無法量產,是因為掌握核電技術的團隊很少,並不像
早期的汽車創業家那樣,可以在自家車庫裡實驗自己的的新引擎。核能反應爐無法如此,
直到今天,沒有創業家在自己後院的車庫裡,嘗試不同型號的核反應爐。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21-09-21/1024/20210921003067.png
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可以在工廠裡組裝完成,然後以卡車運輸到興建地點。(圖/IAEA)
另一個原因是,核電的功率很大,不需要持續增加機組。以美國為例,多年來美國反應爐
的裝機數量沒有顯著成長,但是容量因數(Capacity factor)卻大幅增加。在1990年,美國
核能發電的總體容量因數為 66%,但是到了 2000年,即使沒有新核電廠完成,容量因數竟
然增加到90% 左右,這是因為核電的持續運轉時間持續拉長,核電效率改善的結果。
當然,反對核電者會批評新建核電廠的成本屢屢超支,比如英國欣克利角 C(Hinkley
Point C)核電廠那樣的案例,它受到政治影響拖延了設計進度,使成本比最初的估計增加
了25%,完工時間還未定。雖然它真的變得很昂貴,但是這對新設計的核電廠來說並不奇怪
,而且它並不能證明核電在完成後的操作成本仍然持續昂貴。事實上,國際能源署IEA的計
算,只要核電運作,平均每年操作成本就會下降 2%。
重點是,核電在未來很可能會像太陽能和風能那樣逐步降低成本,原因在於核電廠迎來了
量產化的革命,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SMR) 和球床反應爐都具備體型小,組件可量產的特性
,雖然功率不比傳統反應爐來的大,但是適用環境更多,包括離島、偏遠地區都能興建。
核能昂貴成本還有一個主因,是源自繁重且非常嚴苛的法規。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種情況
現在會改變。首先,從1970 年代開始,全球的核反應爐運作總時數已超過一萬個反應爐年
,這些經驗顯示,只要操作得宜,出現重大技術意外的可能性非常低。再加上重新努力標
準化設計,監管風險已大幅下降,因此未來的核電成本應該會出現下降。
著名的反核團體憂思科學家聯盟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UCS)還有新的批評,
他們認為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縮寫:NRC)正在對小型
模組化反應爐放水,因此可能出現安全漏洞。但我要指出,憂思科學家聯盟在1977 年曾經
提出預測「到2000年,因為核電廠運作,導致的癌症病變死亡者將至少有1.44萬人」,他
們說對了嗎?事實上從1971年~2009年,因核電廠事故造成的健康傷害與死亡人數是1500人
,與UCS預測的相差960%!他們固然有憂心的權利,但是與事實明顯不符。
同一份研究統計指出,使用核能發電取代化石燃料的正面結果是:至少挽救了大約 180 萬
人的生命。
當然啦, 標題帶有誇飾法,核電廠不至於像福特T型車那樣高速量產,但我們可以看到核
電反應爐的數量增加和成本下降。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921003036-26040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