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老校友也要出來講一下
現在的交大跟很早以前電信60級時代的交大已經有很大的差異
陽明併校前交大就已經有很多職位有重覆的多名首長
原因很簡單
因為交大後來增設一些學院
也有一些比較小規模的學院
管理上非常困難而且會議上雜音很多
當時為了要管理這些分歧的意見所以讓校方非常頭痛
後來在吳校長的時候反而狀況倒過來了
因為吳妍華本身是陽明過來的校長
反而變成管理單位屬於少眾團體
交大又尤其電機跟資訊學院比較大眾
各級學院在資源分配上本來就有爭吵
這是全台灣所有大專院校幾乎都有的問題
當時副校長就理所當然指派一位資訊學院
另外一位是工學院
讓行政作業不會因為院方持續爭吵導致尷尬、杯葛或中斷
其他各長也都指派給不同的學院例如國際長給管理學院
而且常常是資訊學院的小事務讓管院去處理
或是管理學院的小事讓工學院去處理
不同學院處理其他學院的方式效率反而比較好
例如申訴案不同學院處理會比較公正也會比較有效率
國際生事務不同學院也會互相模仿學習
反正他們有一套安排的方式
院間私底下也有彼此互動
之類的做法
這個狀況在台南校區出現後又開始改變
因為有一個偏遠校區正在開發
所以當時用了當時比較先進的遠距教學讓學生不用在新竹和台南兩地往返
同時在台南也增設一組行政單位
想當然現在陽明合校之後同樣的狀況又再發生一次
理論上交大對這類的問題應該相當有經驗
據我所知其實台灣大專院校的行政單位指派有兩種主要的類別
一種是行政單位清一色都是某個學院
例如慈濟大學就是如此全部都是醫學院
比較可能的原因是想要在花蓮留下更多的教職
但是確實交大比較不同
行政單位是分封給各個不同學院
特別是學院很多很雜的綜合型大學例如台大、成大比較採用後者
目的是在解不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