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onjonlo7575 (Jon)》之銘言
: 我們定居在美國,沒有親人後援,在今年三月迎接了第一個寶寶。我可以說月子中心
對新
: 手爸媽十分重要,尤其在銜接跟教育方面。
: 在懷孕時期,無論是產檢、羊膜穿刺、驗血、超音波等,都是分別在距離10公里以上
,不
: 同的地點檢查,產檢當天在各機構間奔波,花去半天的時間十分正常。別問我為何不
在大
: 醫院裡一次做完,因為保險規定是這樣,配合的醫生分散各地,每個醫生/診間都有不
同
: 的保險系統,你想省事跨保險體系在同一間醫院解決,就等著收上萬鎂的帳單。
: 在生產當天,接生醫師不會全程到場,一直到寶寶的頭越過了恥骨,只差一口氣就要
擠出
: 來前,護士才會通知醫生過來,在這之前是我跟護士負責接生,你沒看錯,我一手扶
著老
: 婆的腳,一手把產道掰開,病房裡只有扶著另一隻腳的護士,引導產婦呼吸跟用力,
護士
: 還在生產途中兩手一攤,打卡下班,只剩我一人在產房接生,晚班護士15分鐘後才過
來接
: 手。整個生產過程,接生醫師只參與45分鐘,負責縫合傷口跟檢查產婦的生理數據,
確定
: 都沒問題,說聲恭喜後就立馬閃人。
: 小孩出生後,醫院依照保險規定,只讓我們待兩晚,出院前這段時間,寶寶依規定是
無法
: 離開父母視線的,強制母嬰同房,所以在媽媽下體大規模撕裂傷的狀態下,爸爸要全
天候
: 照顧小孩,每兩小時換尿布、抱去吸奶、哄睡,沒護士幫忙,休息時間極少,連上廁
所我
: 也是ㄧ手抱著小孩在尿,護士只是定時過來確認母嬰狀況,兩天時間一到就趕你出院
了。
: 出院回家後,除了照顧小孩還要準備三餐,過兩天回診,寶寶被診斷出黃疸跟體重下
降過
: 多,原因是吸允乳頭的姿勢錯誤,導致奶水吸不夠,也讓老婆的乳頭破皮、母奶產量
下降
: ,解決辦法只有多喝奶或者照光治療,但美國的照光門檻太高(美國18 mg/dL, 台灣1
5mg/
: dL可以照光治療),醫生只能建議多餵奶,但問題來了,因為美國普遍反對配方奶及奶
嘴
: ,寶寶已經習慣喝母奶,一碰到配方奶或奶嘴就哭,老婆只能頂著破皮流血的乳頭忍
痛硬
: 喂,但矯正寶寶喝奶的姿勢會哭,喝不飽也會哭,喂寶寶配方奶也哭,最後老婆嚴重
塞奶
: ,每天睡不到四小時,導致我們精神壓力極大,一直到第三週才開始好轉。
: 我有兩個月的育嬰假,都忙得不可開支,如果有月子中心的一條龍服務,從懷孕開始
就能
: 省去很多麻煩,更重要的是生產後的護理,有泌乳師能矯正哺乳姿勢、教妳處置塞奶
跟乳
: 頭破皮,也不會反對配方奶跟奶嘴,不會發生寶寶拒喝配方奶的狀況。每個寶寶都是
獨立
: 的個體,即便我們生產前做足功課,實際遇到後才發現是紙上談兵。月子中心就是給
新手
: 爸媽一個月的交接期,減少不必要的摸索。
: 有人會好奇老美是怎麼挺過來的?我的老美同事們,幾乎都是爸媽會同住一個月,幫
忙煮
: 飯帶小孩,只有一個同事跟我一樣沒有後援,夫妻倆請了兩個月育嬰假,全職帶小孩
。像
: 台灣這種對男性育嬰假極度不友善的工作環境,如果沒有父母後援,月子中心的錢花
下去
: 準沒錯。
Jonjon 大說的都是真的,根本人間真實!
美國的醫療被保險牽著鼻子走
我生二胎時因為換了工作,公司保險不同
明明家旁邊就有一間大醫院,卻要開車40分鐘
去另一個城市的網內醫院產檢。
我的保險是有提供"加價網外"的選項
可是一個月保費會從$500飆到$1200
摸摸荷包想想就算了。
生產當天醫生不會全程在場。
是真的! 我們生一胎時,我就在那家醫院工作
婦產科還跟我很熟,所以有被特別關照
產房裡有三個醫生。
可是二胎換了醫院,當天真的找不到醫生
產房就只有我跟一個護士
我太太宮縮,要生了,
那個護士一邊指導,一邊打電話找醫生。
我也跟jon大一樣,自己扶腿 看產道。
後來小孩就快要生出來了,
我都可以看到他的半臉 眼睛鼻子
護士竟然把他推回去。
醫生15分鐘後才從家裡過來
(從打電話到出現總共一個半小時)
對,她已經回家休息了,美國勞工~
醫生一到,小孩一下就出來了。
我其實很敬佩那個護士,一人獨挑大梁
她推小孩時我是很傻眼
可後來看到分娩後,血流成河
一群醫護圍上來處理傷口 顧嬰兒
我覺得她當時的一推是不得已下最好的選擇
不然現場就只有我們兩人
生下來要怎麼辦?
產後只能在醫院住兩晚,這是真的。
一樣是保險給付的原因。
我的保險是規定自然產可以住兩天,
剖腹產三天。
多一天就要自費,那就是天價,幾萬鎂起跳。
醫院把人趕出去也是不得已
因為保險公司不會買這筆帳。
美國反對配方奶也是真的。
他們很推崇母奶,說是好吸收,不過敏
小孩吃了不打嗝。
可是這對新手爸媽而言,真的是很大的負擔。
乳頭破皮流血都是常有的
最麻煩的是不好掌控小孩子吃了多少。
小孩吃不夠,體重掉,黃疸不退,其實很危險。
我們大寶就因為這樣發燒,進PICU。
生二寶有去月子中心,他們就會注意這些。
還是讓媽媽親餵,可是喂完後會視情況補配方奶。
這對新手爸媽,尤其還在建立母奶的媽媽
真的很有幫助。
其它手把手教學,經驗傳承更不用說。
大大說得很好,產前再多功課都是紙上談兵。
前幾篇有鄉民天真地以為只要乖乖上課
人人都能成專家
還說新手爸媽遇到問題,那肯定是沒有好好學。
我想說,育兒又不是微積分,
背了公式,學會理論還不夠啊
它是一門需要實務經驗的專業。
我也知道新生兒每三小時要吃奶,
一次單邊至少吸15分鐘。
可是真實遇到的情況就是小孩吃吃睡睡
掛奶一小時了,那這樣算是吸夠了嗎?
小孩哭不停,不想吃奶,尿布乾的
哄也沒用。這都會讓新手爸媽很崩潰。
老美沒月子中心,是怎麼挺過來的?
首先要看你說的老美是哪種人
亞裔當然坐月子。還有從亞洲把月嫂搬來的。
白人就像jon大說的,他們有後援。
我同事聽說我太太懷孕,第一個反應都是
她們家有人來幫忙嗎?
真的沒有鄉民想像的,美國人生產完就跑跳,箭步如飛。
而且近年美國也流行doula
是一種產婆+月嫂
疫情期間我們也有考慮過
可是後來找到月子中心,
覺得cp值和文化熟悉度都比較高
總之jon大是過來人,說的點都很中肯。
美國生育有美國的好壞
台灣也有台灣的好壞。
但不論地區,人種,文化
生產育兒就是一件需要支持的事。
台灣沒有人家的勞工福利
但是有健保,有優秀的醫護,
還有功能強大的月子中心
這些資源能用就是要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