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這個問題之前
要先了解什麼是商業片
廣義的來說,有產生商業行為的電影
都可以被稱為商業電影
當然會有那種拍來自爽的電影
但基本上只要是有投入
沒有導演或出資方不想賺錢的
因此基本上大多數的電影
都可以被稱為商業片
但台灣的定義的商業片
其實我也不太懂含義
票房賺很大的基本上會習慣被稱為商業片
或是有一定套路的劇情
很明顯是套用賺錢公式的
就很容易被稱為商業片
但假如你今天是位導演
你真的希望你的電影是賠錢貨嗎?
舉個例子來說
楊德昌當年對台灣觀影失望
不給一一在台灣上映
因為什麼?
當然他覺得台灣人不會想看是一個點
但他也想賺錢的好嗎?
所以不用幫大家口中的藝術片
貼上什麼文青的標籤
即便你他媽超文青自命清高
也是要用錢買電影看的
再來談談台灣的電影環境
台灣古早時代,其實電影是有點工業化的
甚至有專業片廠給你搭景拍片
但隨著中影沒落
台灣電影早就沒有工業化了
電影沒有工業化會怎麼樣?
就會導致台灣拍片成本墊高
再來就是拍片的相關技術嚴重落後
這些原因都會導致
就算你他媽有好劇本
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拍不出來
所以台灣會有很多愛情電影
或是各位最討厭的賀歲片
或是近10年多來很多恐怖片誕生
因為這些拍成本比較低
所以當大家在靠腰這些電影的時候
實際上台灣也無法再拍什麼了
要多花錢成本可能就無法回收
再來談談台灣的導演
台灣從以前開始,影劇圈的資源
的確都是被某些人士把持
這點到現在都沒變
導致新導演們必須要花很多努力
才有機會翻身
想想魏德聖當年要是賭錯海角七號
他可能現在是一個負債累累的打工仔
即便現在有名了,要拍他的電影
也還是不見得有人願意投資
魏德聖算是比較極端的例子
因為很少人會一開始就賭在這種
比較以票房為導向的電影
大部分新導演要怎麼有名?
"拍影展片啊"
拍一部會讓影展青睞的電影
然後到處去投影展參賽
是新導演最容易翻身的機會
但即便是如此,除非你在金馬得獎
在國外拿一些小獎也未必會成名
但不論是國內或國外
參賽影展的確是許多人選擇的方法
但要說台灣導演沒才的
我倒不是很贊同
台灣近十年來其實拍了很多好電影
有不少電影我覺得
很多導演也都有很好的發揮
而且也都是票房跟內容兼顧的
但假如你是要拍票房導向的電影
加入體制,熬久了可能就有機會了
所以台灣其實是有好導演的
再來談談演員
台灣演員的素質的確是參差不齊
最為人詬病的是許多較年輕的演員
有許多都是演技差,口條不好的
但各位其實有空爬爬國外的論壇
會發現很多有名的演員也被酸口條差
或是腔調非常奇怪
演技就不用說了,一堆也演的蠻爛的
或許有時候非母語
我們也很難知道,外國人的口條好
到底應該是怎麼樣的程度才算好
但面對我們的母語中文
不自覺的就變得相當嚴苛
中文的口條好,怎樣算好我也說不出來
你說要像金士傑那種就叫口條好
但這麼字正腔圓也很不貼近現實
你說像劉冠廷算演技不差了
但我聽他唸台詞有時候也會覺得怪怪的
至於演技,我覺得也不用對新演員太嚴苛
不然為何許多電影獎
都還特地設立一個最佳新演員
演技的確是需要時間磨練的
(當然那些演很久還很爛的就沒話說XD)
總之,我通篇是想說
台灣其實沒有那麼糟糕
當然受限於軟硬體導致發展有限
會讓片型會有所限制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
台灣電影待解決的課題還很多
有些事一時半刻之間改變不了
但身為一個小影迷
我也只能多支持台灣電影
也真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讓台灣電影能夠再起飛
台灣加油
各位鄉民平安順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