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聊預防重症,的數據怎麼看
1.重症人數/感染人數
2.重症人數/接種人數
這兩個算法有天差地別的不同
1.以感染人數為分母
畢竟要感染才有會不會重症的可能
一般來說預防重症的能力,是指這個
對於個人可以用這個算法
但
2.以接種人數為分母
同時把"疫苗效力(保護力)"也涵蓋在內
對於公衛、群體用這個算法
所以以國家政策考量會看這個
哪個數據比較有意義?當然是都有,不然幹嘛分成兩個來看
若有一個疫苗,感染保護力中上、重症保護力優異
則感染人數多,重症"比例(機率)"少,但因為感染人數多造成重症人數亦多
1.算法優異,2.算法較差
如AZ疫苗
若有一個疫苗,感染保護力優異、重症保護力優異
則感染人數少,重症"比例(機率)"少,但因為感染人數少造成重症人數亦少
1.算法優異,2算法優異
如6個月內的mRNA疫苗
而6個月後感染保護力下降,會變成類似前面AZ的情形
booster"主要"在把下降的感染保護力拉上去
感染人數減少10倍
重症人數自然就減少10倍,再多一點
以下分享一些"(以色列)數據"
https://i.imgur.com/Od9nE4L.jpg
感染人數增加100倍,重症人數增加10倍
重症"率"依然是低的
https://i.imgur.com/jslaj2M.jpg
60歲以上,分母為接種人數,故為第二種算法(連感染保護力也考慮在內)
接種2~3個月的人,重症率萬分之1.25
接種6個月的人,重症率萬分之3.45
聳動的標題就會是重症風險增加2.76倍!
看起來很多,但一樣低到哭
(複習一下,BNT的抗體在3個月就大幅下降喔)
https://i.imgur.com/QFNxb8L.jpg
接種第三劑與未接種相比,感染風險降低11.3倍
https://i.imgur.com/UeqU27a.jpg
上面那頁,第二點
4~6天(對感染影響"小")
也就是感染保護力還沒被拉高,也就是這個差異接近於第三劑"對重症保護力"(排除感染
保護力的意思)
2倍左右
下面那頁要配合上一張圖
感染風險降低11.3倍
重症風險降低19倍左右
單單看"對重症保護力"也是快2倍左右
所以第二劑經過半年後,重症保護力依然優異(大概就是降低2倍)
然而因為感染保護力下降(10倍有餘)
造成感染人數大幅增加
重症人數亦跟著增加
故需booster來避免感染(尤其是老年人)
這不叫無法避免重症
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