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日本幾趟 旅程過程中的觀察
以前碩士論文也是做環境行為和健康的研究
所以出國也會稍微注意各國環境和其健康的關係
1.飲食習慣不同
日本食物偏鹹 台灣食物偏甜
日本是全世界鹽分攝取最高的前幾名國家
台灣很多人誤會日本人吃得清淡
其實只有部分料理是如此 (像是京都 湯豆腐)
而且很多台灣人到日本 根本跳過鹹的部分不吃
像是日式傳統早餐 很多台灣旅客會把魚皮剝掉只吃肉
但當地人大多會把沾了鹽的魚皮一起吃下去
還有醬菜部分 很多台灣旅客吃了一口就覺得太鹹擺在一旁
很多日本食物到台灣都會變甜
像是味噌湯 台灣大多偏甜 日本是鹹味明顯
傳統饅魚飯的醬汁 也比台灣鹹 但沒那麼甜
也因此日本高血壓比例也是世界前幾名
但鹽分沒有熱量 所以不會直接影響體重
日本甜點通常會比台灣甜 但經常吃甜點的日本人不多
甜點很多是有客人來才買的
而且不少量少又不便宜 雖然甜 但糖的攝取量可能反而不高
另外標示熱量相同的食物
消化耗費的熱量和攝取熱量會因為食物種類有很大差異
有些食物光要咀嚼 消化器官得更多蠕動 還得分泌更多酵素
結果還是不太好消化 人體淨攝取熱量偏低
但某些食物不需要太多咀嚼 消化器官也不太需要動
甚至也不需要分泌太多酵素幫助大分子分解
同樣是標示500大卡的含糖飲料和白飯
淨攝取的熱量 含糖飲料會遠大於白飯
(淨攝取熱量 = 食物營養熱量-人體為了消化耗損的熱量-沒被吸收的熱量)
一般營養標示會依照醣類 脂肪 蛋白質的重量來計算
所以很多人並沒有認知 其實食物型態會影響淨攝取的熱量
日本人吃了很多澱粉 但台灣人直接喝糖
吃飯吃麵還要咀嚼 胃部要蠕動 澱粉還得分解後才能吸收
含糖飲料直接吸 胃部也省力 直接進腸道 吸好吸滿
2.喝水量
日本人很常喝水或茶
因為吃的鹹 餐廳經常會有服務生添水
(或是旁邊有水瓶 自己補水)
飲料販賣機八成飲料無糖
日本自來水管線品質不錯 很多人打開水龍頭就直接裝水喝
多喝一些水 對消化有好的幫助 也增加飽足感
台灣到處都是含糖飲料 容易越喝越多 但沒有喝水的好處 反而攝取更多熱量
3.通勤當運動
除非必開通勤尖峰或是住在起點站附近
不然大多通勤時只能站著
站在會搖晃和加減速的交通工具上
為了保持平衡 會練到核心肌群
雖然不像健身房練習強度那麼強
但因為通勤時間大多不短
加上是每天定期兩次長時間訓練
累積下來的成果反而可觀
另外日本人真的很擅長走路
很多小學生都可以走上2~4公里上下學
甚至很多地方還有上下坡
成年人提東西走個一小時也不算甚麼
但台灣越來越多小朋友從小車輛接送
大學就騎機車 反而少走路
日本人每天走路整週運動量蠻容易超過台灣人假日才跑步的運動量
4.環境對肥胖很不友善
這個議題這十多年才有人開始注意到
不同國家或城市的環境 對於肥胖的警示和敵意有很大的差距
在日本 生活環境中如果稍微變胖 無論是意識或無意識都會有環境反饋
這些反饋也會讓身體或自覺該有所調整
舉例來說 如果自己沒發現變胖後行動能力有所影響
等拖到發現已經胖到有影響時 那就難回頭了
(這也是美國現在遇到的問題)
如果生活中有很多環境需要行走 爬樓梯
稍微變胖就容易喘 自己就會有警惕
另外座位小 大尺碼衣服難買 社會對肥胖有較多歧視
這些也會讓自己更在意體重控制
而不會一陣子沒留意 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胖到難以回頭的程度
在空間環境中還有一個有趣的概念
那就是食物搬運需要耗費的體力會某種程度限制攝取的熱量
如果大多數食物得自己花自己力氣搬回進食空間
那能攝取的熱量會降低不少
大賣場的購物推車加上機動車輛 就能輕易突破這些限制
(便利的外送高熱量食物也能突破這限制)
但日本很多城市 多數人還是得自己把食物扛回家
空間小 冰箱沒辦法像美國買大型冰箱(甚至還有一整間食物儲藏櫃)
某種程度也降低了可攝取的熱量
另外在社群的部分 日本人對肥胖在道德上的譴責還是很高
不像美國越來越多的胖子呼籲大眾要尊重胖子
日本的胖子在社會上很容易變得邊緣而無法像美國成為主流
(台灣雖然不是主流 但也日漸習慣....)
有了心理和社會壓力 也會提早做出一些行動 避免自己再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