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rinkage (Shrinkage)》之銘言:
: 先跟罹難者 R.I.P.
: 台灣在都更過程會遭遇許多困難
: 尤其是釘子戶問題
: 這十年新聞下來
: 是不是台灣的都更只能靠火燒??
: 難道世界各國都這樣嗎
也不用講都更,家裡有老屋的鄉民應該也有類似的經驗,
老屋一堆人共同持有,有的人還住在裡面所以要賣賣不掉。
然後住的人要是想整修又會覺得這房子不是我一個人的,要找其他人出錢,
其他人覺得我又沒住關我屁事,你要修不會自己修?
最後就是一堆鄉下老屋破爛到一個極致,還是有人住在裡面。
隨著老一輩越走越多,產權越分越細,變成一筆爛帳。
以前因為台灣都市都還很年輕,而且鄉村人口移入,土地搶手,建商有意願處理,
這問題在都市比較不明顯。
不過現在一些都市也開始有一些人口移出的退化區塊,未來這問題只會嚴重化。
要都更很麻煩的。
一樓租店面的房子再爛也能租,房租隨便就月收個幾萬甚至更高,
搞都更重建他那段時間會損失房租幾十萬幾百萬。
所以一樓房東多半意願不高。
除非建商蓋好後多分他幾戶,有的屋主原本一樓有一間店面,
還會獅子大開口說我要兩間三間店面。
其他住戶也差不多,有的人就住那裡,重建期間他要另找地方住,
尤其老人家更是不想搬來搬去,沒什麼都更意願。
不然就是也要這個要那個,說我至少也要分個兩戶三戶。
大家都覺得不能太早答應建商,做釘子戶最後反而可以要更多。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新房子公設那麼高,
一堆人還覺得我改建雖然講坪數差不多,但是公設變那麼多,
等於房子變小了,我不跟建商多要個兩戶三戶那不是笨蛋嗎?
地方政府也學聰明了,文林苑就是榜樣。
你們都更搞不成,房子危險又沒差,就賭事情不會出在我任內就好啊。
反而我政客去推都更造成民怨,又會被敵對政黨、公民團體出征叫罵,
吃飽太閒?
自業自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