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認為自己前述講的就對,但從種種網友回應意見,
發現許多回應都並不瞭解或誤解我想表達的意見,所以再說一些想法與回應囉!
當然以下所言也未必正確就是:
就電腦發展歷史來看,從最早的真空管電路到電晶體電路,到集成電路(IC),
都是朝著縮小體積,加大效能的目標前進。即使如此,從1950到1970,也還是
大型電腦主機的時代,因為當時晶片科技還是無法有效縮減體積。即使後來有
迷你電腦的出現,也還算是某種較小的大型主機模式。直到Intel4004微處理器
的發明,電腦典範變革才又開始,後來從AppleII到IBM-PC走向個人電腦時代,
在這四十多年間CPU、RAM、界面卡部件...等組合而成的電腦成為主流模式。
四十多年的晶片製程發展,還沒有走到系統變革的臨界點,所以持續如此。
然而目前晶片製程發展,可能已經又走到系統變革的臨界點,系統整合將是趨勢。
因為電腦各運算部件之間的通訊效率,已經成為整體電腦系統的關鍵瓶頸。
即使電腦具備多個高效的運算部件,可其彼此之間之透過外在電路的通訊負擔,
還是會顯著拖慢整體電腦系統的運算效能,所以可能範圍內儘量集成運算部件是必需的。
隨著晶片製程發展,單一晶片可以塞入更多部件及耗能發熱更少。
為追求晶片效能,必然會將CPU、GPU、RAM...及種種相關運算的部件納入,
這樣可以最大化的增強運算效能及運用晶片製程增強效益。
不僅是消費性處理器如此,伺服型處理器也會如此,都會走向系統整合晶片。
這是隨著晶片製程發展,而必然導致的驅勢走向。
只不過消費性處理器中可以集成一般消費者使用足夠的RAM,
而伺服型處理器所集成的RAM,可能只是作為更大記憶庫的快取cache。
在這種情勢下,軟體系統整合也可能將會出現,就是以基礎平台容攝其他種種系統平台。
這種作法是以模擬達成與舊系統的相容,所以不會出現為了相容而拖累基礎平台的問題。
這是因為舊系統本來就是在效能較低的主機上運算,新系統模擬可能大多可以追及。
譬如下圖,就假設叫作 Universe 系統,在 Universal Processing Unit 上。
(Universal Processing Unit 可以有從消費性到伺服級的不同層級的處理器)
(Universe 系統最簡單是可以就由linux演進改造而來)
WinXP Prg. Win10 Prg. Mac Prg. Linux Prg.
─────── ───── ───── ───── ─── ───
Universe Shell VR Shell Windows XP Windows 10 Mac OS Linux
─────────────────────────────────────
Universe Foundation
─────────────────────────────────────
Universal Processing Unit
對於Universe系統,並不需要考慮與其他舊系統相容的問題,只要考慮模擬效能的問題。
這不像是win10要相容winxp程式,而是當可以模擬運作winxp時,自然可用winxp程式。
如果算力夠強,那還可以同時執行多個不同系統的程式,這些功能在現今模擬機已有。
那麼這種發展,現在其實可能已是進行式,讓我們看看Nvidia最近幾年的動作!
○與聯發科一起打造消費性ARM處理器,消費性的系統整合晶片
○即將要推出高效能ARM伺服級處理器,伺服級的系統整合晶片
○收購ARM公司,準備取得系統整合的領導地位
○與VMWare合作研發系統模擬,準備取得系統模擬的領先地位
隨著台積電製程的繼續演進,軟硬體系統整合將會展開激烈競爭,
Intel及Apple有其各自的舊系統包袱,Microsoft的硬體不行,
高通與聯發科的處理器技術主要是在行動領域,
而眼下看來具有足夠CPU及GPU技術與未來VR相關技術(VR需要新作業系統),
也只有Nvidia最具優勢,而且目前已經深根佈局。
所以若照目前態勢,Nvidia可能會成為未來軟硬體系統整合的領先者
推 Homeparty: 你只是想問x86會不會被ARM122.121.176.227 10/16 22:47
→ potionx: 就算有可能也不會很快 汰換至少要幾十年 111.243.131.68 10/16 22:48
因為未來VR可能會使用不一樣型態的作業系統,沒有鍵盤、滑鼠、與螢幕。
如果x86在轉VR時沒追上,有可能從此VR環境就再不使用x86。
→ yulis: 怎摸可能無限整合進去 118.232.60.123 10/16 22:49
不是無限整合,而是將能最佳化運算效能的部件都整合進去。
推 sellgd: 唯一的可能機會是微軟出自家arm且win改寫 203.222.14.70 10/16 22:49
處理器夠快後,用模擬器就也可以不需要改寫了
→ kuninaka: 超級電腦和雲端主機的server還是用 61.227.157.101 10/16 22:49
→ kuninaka: INTEL或AMD的CPU喔 61.227.157.101 10/16 22:49
→ kuninaka: 還有IBM的 61.227.157.101 10/16 22:49
現今世界最快的日本超級電腦「富岳」就是採用ARM處理器喔
https://technews.tw/2021/09/06/arm-cpu-market/
推 jimmy885: 全部丟在一起的主機早就有了 180.176.246.52 10/16 22:50
噓 yymeow: 講的好像在M1之前沒有SOC一樣...... 114.37.102.2 10/16 22:51
以前的晶片製程不夠進步
推 sellgd: 超越文書之外的使用者ram需求量無法預測 203.222.14.70 10/16 22:53
→ sellgd: ram整合到soc中 只能當一般用途 203.222.14.70 10/16 22:54
伺服器級的SOC也要整合RAM當快取用
推 wujet09100: 不可能 一堆伺服器 你讓他們全部塞成223.141.113.144 10/16 22:55
→ wujet09100: 同一顆 根本搞死自己223.141.113.144 10/16 22:55
不是全部塞成同一顆,而是在晶片製程容許內的容量,儘量塞入增益效能的部件。
→ sellgd: 高性能應用 除非arm叢集技術效能超越x86 203.222.14.70 10/16 22:55
→ sellgd: 不然這類應該就是求快 203.222.14.70 10/16 22:55
現今全世界最快的超級電腦,是ARM架構的日本「富岳」
推 ian41360: SOC昂貴又耗時,乖乖用SIP吧 39.13.167.95 10/16 23:29
將來可能會有SOC+SIP的處理器吧?如果要加多記憶體可能就用SIP吧?
推 tomer: 你可能是搞純軟的完全忽略掉FW和HW那邊的麻 36.231.56.7 10/17 00:35
→ tomer: 煩。終極OS全吃只會累死自己還賺不到錢而已 36.231.56.7 10/17 00:35
→ tomer: 、君不見微軟搞兼容性搞到崩潰現在根本撒手 36.231.56.7 10/17 00:35
→ tomer: 不管舊的了誰顧的了那麼多有的沒的硬體。然 36.231.56.7 10/17 00:35
→ tomer: 後Windows11其實只是10的小改版、有些LTSC 36.231.56.7 10/17 00:36
→ tomer: 甚至還沿用Windows10的名字,推出11只是一 36.231.56.7 10/17 00:36
→ tomer: 些policy像是強制TPM2.0等要加上去了,催促 36.231.56.7 10/17 00:36
→ tomer: 用戶升版而已。 36.231.56.7 10/17 00:36
如前說明模擬作法是沒有相容性的問題喔
微軟若不是驚覺到危機,繼續出windows10改版就好,沒必要推windows11。
windows11的主要號召,就是要作一切系統平台的平台─雖然實際上還差很多。
→ nullife: 剛好跟你估計的相反,現在是dark silic 45.24.163.119 10/17 03:51
→ nullife: on的時代,只會有越來越多專用架構跟專 45.24.163.119 10/17 03:51
→ nullife: 用晶片,intel跳下去做gpu,faang跳下去 45.24.163.119 10/17 03:52
→ nullife: 做自用加速器 45.24.163.119 10/17 03:52
→ nullife: 越來越多ARM主要是為了省電,能耗比高, 45.24.163.119 10/17 03:56
→ nullife: 但是ARM的效能還是不太夠 45.24.163.119 10/17 03:57
對!在伺服器上還是會有很多專架構與專晶片,就像超級電腦那樣。
但SOC系統整合晶片的趨勢是必然的,一般市場的軟硬系統整合也是趨勢。
至於ARM架構應該會隨著晶片製程演進而愈來愈強
而且ARM也還一直在推新架構,如今年推出v9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2089/arm-armv9-architecture-intel
※ 引述《cosmite (?きo 子)》之銘言:
: Sony電視本來把多個單元整合在一顆晶片
: 因為功耗問題 造成上一代90系列電視產生一些問題
: 最新一代又把GPU從SoC拆出來了
這是因為Sony用舊晶片製程強行整合,就會有散熱問題
以新晶片製程就可以解決功耗與散熱問題(但也要看是什麼功能部件喔)
: 而且一整塊主機板上的元件那麼多 需要許多廠商聯合開發才能完成
: 這就是apple與others的差異
: apple因為只出自己的設備 所以整合容易
: others 就如android生態系 x86-64生態系
: 想要一顆SoC包山包海恐怕困難
: 而且有些新單元通常都是在SoC之外先獨立作業
: 等成熟之後才有可能收進SoC
: 不要太理想化了
對!如您所說是這樣,但將來沒整合的廠商,可能就會被有整合的各個擊破。
所以最後廠商只好還是必須想辦法整合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