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ershaw0407 (kershaw)》之銘言:
: 今年電的問題已經顯露出來
: 假設現在年底的公投三接沒過
: 勢必缺電
: 現在綠能也供不應求
: 重啟核電,大家也不願核電廠蓋你家
: 現在有解嗎?畢竟沒電真的對大家都很不方便
首先
我們先來看2018年統計 台灣的發電來源
火力84.00% 核能10.12% 再生能源4.65% 水力1.23%
可以發現台灣目前仍是以火力發電為主 火力發電會製造出大量的排碳、空氣汙染
國際間在開始提倡碳關稅的概念 歐盟2026年開始要正式收碳關稅了
以國際貿易為主的台灣來說 影響蠻大的
每個發電方式都會有優缺點 尊重每個人的看法
但是以台灣各個角度來看 核能發電當主力 火力居次 再生能源發電為輔
還是最適合台灣的未來發展
核能
優點
(1)製造成本便宜
(2)原料價格穩定 比較不容易因為國際減產造成價格上漲
缺點
(1)台灣位於地震帶 安全性要求更高
(2)核廢料目前仍沒有解決的方法 只能封存
(3)發電製造的高溫廢水 會造成周遭海洋生物突變
火力
優點
(1)比起核能 安全性高
缺點
(1)大量排廢氣 空氣汙染高
(2)原料價格逐年上漲
(3)面臨未來的碳關稅
再生能源發電
優點
(1)對環境生態最友善
缺點
(1)未來氣候越來越極端 發電來源越來越不穩定
(2)現階段難以當作主力電力來源
(3)建置成本高 但發電量低 性價比低
(4)維護、汰換頻率高 維護成本高 廢棄的太陽能板該如何回收
再來 我們來看歷年台灣發電的成長
https://i.imgur.com/ioXpLYO.png
兩兆風力發電 上限的發電量大概就是1400-1700百萬度左右 很難再往上突破了
太陽能發電 只能再依靠其他方式 慢慢地增加
像是建商在頂樓設置太陽能板 給予更多的建蔽率、容積率當作獎勵
可以商討看看 讓民間一起來努力 盡量彌補未來的發電缺口
其他再生能源 基本上二十年來都沒有什麼增長
核一到核三 因為年限的關係 燃料機也在慢慢除役了
2014年到2018年一下子就少了接近1500百萬度左右
取而代之的是 以火力發電來彌補
尤其是燃煤、以石油、天然氣為主 然而國際間石油天然氣的價格一直在逐年上升
台灣的天然氣主要還是依靠進口 進口量是出口量的50-80倍之間
石油更不用說 幾乎都是進口 很看國際間的價格
如果未來再發生像石油戰爭一樣 減產或是壟斷 導致價格上漲
我們的替代方案是什麼 如果沒有 就是一樣硬買 然後讓國內電價快速上漲
這樣會造成內需急速萎縮 高耗能的產業為了電力穩定 出走各國 技術外流
此外 碳關稅和空氣汙染影響也很深
https://reurl.cc/Q6aZ59
尤其是煤炭 空氣汙染最嚴重 影響人的壽命也是最深 卻是台灣發電來源的最大宗
國際間 減碳、廢核之間的討論聲音越來越大 這點沒錯
然而以台灣的角度來看 以經濟面來看 我們還無法以其他方式來取代
再生能源當主力 現在就是做不到 甚至是是百年後的事情 現在我們只能且戰且走了
實務面上 火力、核能還是最根本的辦法
然而火力方面 未來已經開始有制裁的動作出現了 像是碳關稅
但是核能方面 各國之間還是提倡廢核而已 尚未有制裁的動作發生
現在台灣面臨的問題是 因為政治上的互相攻擊 導致核四在建置中有很多安全性的疑慮
反核四 我可以理解和尊重
但是不能反核電 並應該現在考慮建設新的核電廠了 核五、核六之類的
並且執政、在野應該要屏除彼此間的鬥爭 坐下好好談談了
否則未來各個產業的用電量越來越大 缺電是一定的 對經濟面上影響很深
飯都吃不飽了 還討論什麼地震、海嘯、戰爭烽火對核電廠的危害
風險管理是可以 但是不能因噎廢食
核一到核三 除役時間越來越近了 刻不容緩
我們已經為了一個核四 浪費多少時間和金錢
在政治面上吵來吵去 空轉十幾年 換來的是一場空
難道我們還要再吵十幾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