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發展面前,這些東西的經濟價值很低。
就像台北市區的古蹟,
雖然可能了不起1.2百年,但台灣連1.2百年的房子都留不住,以後也不可能會有3.5百年的古蹟。
這些老房子經濟價值遠不如蓋大樓,
要拆嗎?
不用拆啦,遲早自燃。
所以台灣就是這樣,就不要談什麼歐洲市容或者古蹟共存。
回到藻礁,
藻礁要發揮經濟價值,難喔。
台灣海岸觀光都嘛變成人造產物,何況這個附近交通都要從零打造。
生物或環境的學術交流,
來推廣台灣影響力,可能都比較有意義。
藻礁,
如果之前正常有能源發展政策,
現在也不用在這邊爭吵要不要讓他消失。
說到底,台灣人自己作孽。
說實在現在不蓋,就等著以後跳電生活,除非,
除非政府有魄力另外選址與建設強力硬幹,我是不看好啦。
你各位該想的不是這四個公投,
而是公投完無論結果,會不會幾年後又要被逼著放棄什麼才能正常生活。
礦業、能源、交通、產業,
現在還是一堆檯面上的問題沒人要解決,拖給下一任政府,或是短視近利。
不解決政客的尿性,你以為這次放棄藻礁以後下次就不用再放棄其他東西了嗎?